|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
锈孢子。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方法将供试菌株接于PDA培养基上扩繁5 d,然后用Φ=0.6 cm的打孔器在培养好的木霉平皿上打孔,将打好的菌块接种在装有100 mL Richard培养液的250 mL三角瓶中,每瓶接种3块,以120 r·min-1振荡培养 (25 ℃ , L∶ D=12 ∶12),培养液保持自然pH值。每处理重复3次。
  1.2.2毒素原液的制备将培养8 d的供试菌株培养物,先用8 层纱布滤去菌丝体,所得的滤液经8 ℃,4 000 r·min-1离心20 min,上清液即为毒素原液。以上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滤液置于4 ℃下保存,备用。
  1.2.3生测方法生测采用凹玻片法,即在灭过菌的凹玻片内注入100 μL毒素原液,取少量锈孢子浸于其中,适当搅拌使锈孢子与培养滤液充分接触。盖上盖玻片后置于放有浸湿滤纸的培养皿内,室温下定时观察锈孢子的变化情况,每处理重复3次。按照杨艳红[11]的方法判断锈孢子的活力。
  1.2.4毒素原液中蛋白与非蛋白部分的活性测定参照黄丽丹等[12]的方法进行。
  1.2.5毒素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分配取相同体积的10份毒素原液,用旋转蒸发仪于50 ℃下浓缩至小体积后,分别加入3倍体积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酸乙脂、氯仿、石油醚、苯、正丁醇、甲醇∶氯仿),充分振荡后静置过夜,得溶剂相和残留沉淀物(水相)。合并各萃取液于50 ℃下旋转蒸发至干,沉淀物挥去残留的溶剂,用蒸馏水恢复至原体积,取各部分进行生物测定,每处理重复3次。
  1.2.6毒素粗提液的制备参照黄丽丹等[12]的方法进行。
  1.2.7温度对粗毒素活性的影响参照黄丽丹等[12]的方法并做一定改动。将毒素粗提液置于室温0,50 ,100 ℃恒温水浴锅中和121 ℃、0.1 MP下处理30 min后,将各处理的毒素粗提液进行生物测定,每处理重复3次。
  1.2.8 pH值对粗毒素活性的影响采用1 mol·L-1的HC1和NaOH分别调节毒素粗提液的pH 值(5.90)至3.00,4.00,5.00,6.00,7.00,8.00,9.00,以未接菌的相应pH值的培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