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叶适义利思想的哲学基础初探           
叶适义利思想的哲学基础初探
追求应该是发乎于心性而合于大道的,反之,这个利就变了诱人使仁变“病”的原因了。所以我们与其说他是功利学说的代表学者,似乎又可以说他是道学不同学派的代表。在这个意义,反观传统上我们所认为叶适是所谓的“功利学派”,似乎值得商榷。如果非要进行这样的提法,似乎我们还是应该加上,他是“儒家”的“功利学派”。因为叶适仍然是将利统一在道和义之中的,而且这个道不仅仅包括了人道也包括了天道,而这一点恰如何俊博士在1994年的硕士论文中提到的“如果将这种思想对照于整个孔孟的思想,我们只能说浙东事功学偏重于儒家传统中的政治思想的传承,从而表现出与程朱哲学的兴奋点的相异,而无法下对事功学的思想背离了整个儒家传统的论断”。
论文联盟Www.LWlm.com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叶适和朱熹等道学家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如何得“道”上路径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儒家应该认识这个“大道”,其目的并没有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叶适的义利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倒是不如说,叶适是用义利来重新解释了“道”。而这种解释和朱熹等道学家们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验证路径上的不同,这是一种向外求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向内求的方法。
  叶适通过对人道天道关系的论述构建了他义利观的哲学基础,而这种义利观点,其实并没有背离整个儒家的传统。但是这样义利观的提出,对于当时乃至今天的启发意义确是深远的。
  
  注释:
  [1]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70页。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页。
  [3]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73页。
  [4]叶适:《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01页。
  [5]叶适:《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3页。
  [6]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55页。
  [7]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