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台湾政治中的族群问题           
浅析台湾政治中的族群问题
客家人、外省人四大族群,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在台湾族群关系中,主要呈现三组明显的互动,并围绕这三组互动,产生了台湾社会存在的三大矛盾:原汉矛盾、闽客矛盾以及省籍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组矛盾分别成为台湾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原汉矛盾。
  原汉矛盾由来已久,但在当前台湾社会存在的三种类型的族群矛盾中,原住民与汉族之间的对立是最为轻微,也最容易为岛内人民所忽视。原汉矛盾最早起源于早期大陆闽粤移民与台湾土著居民争夺资源。在国民党逃台后,由于不当措施和统治压迫,导致原住民反抗意识产生,但相对于省籍矛盾,原汉矛盾相对缓和许多。随着台湾“本土化”和“民主化”的开展,尤其是国民党失去政权之后,原汉矛盾在台湾社会已经较少提及。
  
  (二)闽客矛盾。
  闽客两大族群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开垦台湾的过程中。当时闽客为了争夺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而进行械斗。尽管由于实力的原因,客家人往往在争斗中处于下风,但由于客家人的集中,仍然成为了台湾岛内一个重要的群体。民进党执政以后,人口最多的“闽南人族群”成为台湾社会中的“强势族群”。随着闽南人族群意识加深,客论文联盟wWw.LWlm.coM家人越来越受到闽南人的打压。“福佬中心主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台湾,闽南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台湾人”,闽南话才是“台湾话”。台湾岛内著名客籍小说家黄娟曾借着小说中的主人翁这样地抱怨:“鹤佬人自称为台湾人,自己的语言为台湾话,到底是不是把我们当做台湾人,我们可不清楚呢!”另外,由于客家人长期坚持中原文化的原因,在“统独”问题上也表现得与闽南人不相一致。因此,在当前台湾社会中闽客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一大特征。
  
  (三)省籍矛盾。
  省籍矛盾是当前台湾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台湾, “本省人”指的是父亲在1945年以前移入台湾者, “外省人”则是指父亲在1945年以后移入者。两者之间的矛盾始于二战后。由于逃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马英九两岸问题思维和政
    台湾《2007年中共军力报
    浅析数字国土
    浅析美国民主推广的困境
    浅析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
    浅析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业务顶
    浅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
    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战略性新
    浅析四川人境旅游市场
    浅析市场营销战略在中国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