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黄梅戏艺术》创刊的前前后后           
《黄梅戏艺术》创刊的前前后后
本刊物列表于后,可以看到它的变化。
  我不能再往下列举了,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来,1986年以前的5年是不定期刊物,每年出两期,1984年出了三期。自1986年才正规化出四期,成为季刊。
  2、1983年下半年黄旭初由市文联调来戏校,自1984年总第七期起与王兆乾轮换,一人负责一期或二期,而余建民在1987年总第18期也曾担任了这一期的责任编辑。王华龙在这一年也设计了一个封面(《黄梅戏艺术》是每一年只用一个封面)。自1987年总第16期起公开发行全国时,魏根生担任封面设计了。
  3、自第三期起,《黄梅戏艺术》的刊名改用由余建民在上海请昆曲大师俞振飞的书法题签。
  4、上表由于篇幅的关系,我还要补充说明两个问题:
  ①1981年总第一、二期的编辑单位是安庆市文化局创作组和安徽黄梅戏学校黄梅戏研究室。一年后自总第三期起改为安徽黄梅戏学校研究室和安庆黄梅戏剧院 (金彡、李刚毅和我三人在戏校均有教学工作,

论文联盟*编辑。

1985年后,无形中就不参与这项工作,只有王兆乾、余建民参与了)。
  ②1987年由于发行全国,自总第19期增加了主编马肇旺副主编王兆乾。1990年自总第28、29期(合刊)起则改为主编徐炳孚副主编黄旭初。
  5,王兆乾在编完1988年5月总第21期后就没有再参与《黄梅戏艺术》的工作了。1989年总第24期黄旭初由责编改为主任编辑。
  6,由于黄梅戏在国内外的影响,以及编辑部大家的勤奋辛劳工作,《黄梅戏艺术》获得了文艺界和广大群众的热爱,于1987年自总第16期起可以公开在社会上发行 (由原安徽省人民政府出版事业管理局非出印字第24号文改为安徽省报刊登记证第93号,单位也以《黄梅戏艺术》杂志社面向社会了。这中间走了漫长的六年岁月。年末的第四期即总第19期起有了国内统一刊号:CH34-1037,可以发行全国。二年后,于1989年,不但在国内发行,而且可以通过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国际书店)北京399信箱发行国外,截至2007年底,整整出版100期,时间长达27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王兆乾、黄旭初、何成结以及其他同仁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辛勤劳作所取得的。)这是多么了不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黄梅戏艺术
    谈黄梅戏艺术水准的提高
    《黄梅戏艺术》百期祝贺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纯
    黄梅戏与“黄梅阁”
    从黄梅小调看黄梅戏的美学特
    黄梅戏影视剧的美学特征初探
    浅析黄梅戏传统小戏
    浅析黄梅戏《孔雀东南飞》中
    唢呐独奏曲《黄土情》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