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医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中医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诊断:酒精性心肌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Ⅳ级。综合舌脉症,显然非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所宜,患者面红潮热,时有汗出,呼吸急促,动则尤甚,口干多饮,虽反复嘱控制液体摄入量但仍不能控制,但小便不利,舌脉征象,辨证为水湿与热互结而气阴两虚,且以阴虚为甚,想跟师学习时仝小林老师曾以猪苓汤加减治疗类似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故效仿之以猪苓20 g, 云苓20 g, 滑石10 g, 阿胶(烊)15 g,桂枝10 g ,甘草10 g, 泽泻10 g, 太子参20 g,枳实9 g ,水煎日一剂, 五剂后患者明显觉口渴多饮烦热已减,每日液体出入量近乎平衡,利尿剂减量至原量,呼吸困难亦减轻,查肺底湿罗音减少,心率80次/min,舌苔较前润泽,调原方加黄芪15 g,以补胸中大气且益气固表,升阳利水,丹参15 g活血化瘀以通脉,七剂后诸症状大减已无口干时欲多饮之状,胸闷气短减轻,小便量可,双下肢水肿仅轻微可见,由于能控制液体入量以致心衰难于纠正之状已得到根本逆转。

顽固性心力衰竭应是以综合性治疗为前提,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是最佳方案,其中中医治疗手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必须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论治,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病理病机是动态变化的,不仅要确立总的治疗方向,更需针对虚实寒热转换而将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整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跃进.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论文联盟Www.LWlm.com出版社,2006:232-234.
  [2] 段敏. 益气温阳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3-34.
  [3] 郑宗愕,陈国伟.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723.
  [4] 王新胜.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治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7):29-30.
   (收稿日期:2011-12-12)
  (上接第117页)
  管,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部血流量,利于大脑的供血供氧;珍珠母、决明子可以平肝息风止痉;熟地黄养血滋阴补肾;细辛散寒温通经络,解除脑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
    实施“文化铸校”工程 推动中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护
    中医患者的护理
    对外汉语之中医汉语词汇教学
    中医药学研究生意志品质缺陷
    中医美容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
    中医之功——解读中医(三)
    中医之难——解读中医(二)
    中医之源——解读中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