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钱学森之问”的社会学分析           
“钱学森之问”的社会学分析

“钱学森之问”的社会学分析

 2009年10月31日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人们在缅怀钱老一生对新中国的卓越功勋与抒发爱国情怀之时,也不禁想起他晚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警示之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 “钱学森之问”不仅萦绕在钱老和温总理心头,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关于社会学的发问方式,南京师范大学高水红在其《“谁的”和“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提出了 “谁的”何以可能两种,这两种设问方式也为我们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论文联盟*
  1 钱学森之问——谁之问
  1.1 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屡次提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理念,而科教兴国的背后恰恰是人才强国。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实行“211工程”和“985工程”后,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采取了诸多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刺激措施来激励人才工作发展,如“长江学者”计划、国家创新型团队计划、“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最高科技奖等等,可见我们国家是重视人才的。每年国家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确保他们学成回国建设祖国,看来我们国家是缺少人才的。
  1.2 钱学森之问是历史之问
  钱老晚年十分关注教育事业,曾多次提到类似的问题。他曾直言不讳“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所培养的大师相比!”回想起20世纪前期,我们的大学是培养出了大师级人才的,像哲学大师金岳霖、贺麟、熊十力、冯友兰,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及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这一大批耳熟能详而又生逢乱世的大师或后来成为大师的人物,又如何不令人动容。而如今我们大学数量增加、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钱学森之问”与中美教
    运用“经营财政”理念切实解
    促进农民增收要抓“钱进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