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学,一种独特性的运河文学 |
|
|
市民文学,一种独特性的运河文学
中国有世界上流程最长的运河,又有开挖时间最早的运河。它是一条历史之河,是一条鲜活发展的政治经济黄金水道,曾对中论文联盟wWw.LWlm.coM国古代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大运河深层,还潜藏着一条文化的河流,它极大地促进了运河区域的文化发展,使之成为人文荟萃、文风兴盛之区。 概言之,运河既与商品集散、贸易往来发生联系,同时也与传播传统文化、学术思想、时代风尚、风土人情等息息相关。但是大部分人对此知之甚少,而且长期以来运河研究一直受到冷落,甚至被人遗忘。随着近些年来,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启动,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才日益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关于运河及运河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文学与运河的关系日益成为一种需要。此前,关于两者关系已有一些探讨,如张强先生《运河城市是话本走向成熟的摇篮》、葛永海《明清小说与苏州风情》、甘露《吴越文化与明清小说》和赵维平《运河文化与明清小说》等。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另一部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了——《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就目前来说,尚没有一部专门研究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的专著,甚至也很少有深入研究两者的内在联系的论文。因此该书的出版面世具有建设性的贡献,填补了两者关系研究的空白,是运河研究、市民文学研究的一大成果,并将研究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该书是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周薇教授的研究心得,201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周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晚清诗学和运河文化研究,在这方面颇有成就,发表专著数部,学术论文40余篇。 该书以市民文学和运河城市为核心概念展开论述。市民文学真正兴起是在北宋,具有市民阶层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地位低下,充满物欲,追求自由放纵的享乐生活,有着反传统束缚的精神气质。市民文学就是为这个阶层服务、反映其生活、表达其思想的。宋以后,运河繁荣经济的能力愈加突出,运河沿岸城市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商业中心,随之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对市民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必然产生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且运河作为经济大动脉不但创造了沿岸城市的繁荣,还通过文化传播满足着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运 [1] [2] [3] [4]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 下一个论文: 试论八十年代文学与五四十年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