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冯骥才:为中国文化良心奔走           
冯骥才:为中国文化良心奔走
真翻阅,在“新农村”和城市化的大潮中,它就消失不见了。
  去年,他出版了一本新书,《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他用“临终抢救”这个医学术语,描述自己对天津一个即将被夷为平地的画乡的心情。“那一刻我心里在流泪。”
  他对记者指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古村落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一些操之过急的、非理性的或者是利益驱动的倾向,往往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拆除一个村落的时候,没有考虑文化应该怎么安放,怎么传承下去,这是让我特别担忧的。”
  “中华民族的根,实际上深深扎在各式各样的古村落里,所以我们希望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把这些根脉保留住。”他说。
  从2003年开始,冯骥才领导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几年来,冯骥才已成为民间文物、文化保护的一面旗帜。“不能因为无奈,你就不去做”。他说,中国要从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的任务,不是中央政府开一个会就能解决的。来源:Www.Ybask.Com 。
在这个时代,文化良知的声音应该成为一种强音。就像在宣布推动中国年画“申遗”时,他也承认存在重重困难,但他表示,准备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做这件事情。
  
  保护抢救,是为存留“国民精神”
  在不少人看来,从文学转向文化遗产保护是个很难逾越的跨度,但冯骥才认为,这只是表面职业的不同。文学同文化遗产,最终的落脚点都深埋于每个人内心的国民精神。“这是个持续和自然的过渡,并不存在什么契机、突变的说法。最终来说,我所关心的东西一直没变。”对他来讲,文学的意义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脉相承的。
  从“伤痕文学”时代走来,冯骥才和许多人一样历经了无数充满激情、梦想和挫折的岁月。特殊的时代和经历使得他对于人的心灵生活特别关注。“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作家都先天地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我们无法回避和不能绕过的。当时我们关注的是自由、人性、尊严和平等,写作自然也就围绕这些主题展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办公室要多培养领导人才
    浅谈基层团组织如何培养青年
    坦诚对话:古镇育英才
    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培养
    围绕中心  发挥作用  带领青
    办好青年党校,培养合格人才
    浅谈基层团组织如何培养青年
    记峦庄镇中南村党员致富带头
    笑傲职场是哪些经济人才?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