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一、马山壮族三声部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民歌艺术形式
  三声部是一种原生态民歌流传于广西马山壮族一带,民间俗称三顿欢,它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词的低音声部而形成的。这种民歌现象极为珍稀,具有迥异的民族唱法、独特的演唱技巧及艺术魅力。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壮族特有的传统音乐样式。所谓“三声部”,主要是同一首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是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第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具有三度合声风格。一直以来,当地群众称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语意思为“合声”山歌),有很多种音调,常见的有蛮欢(用当地方言唱)、卜列欢(特点是要颠倒唱两次)、加方欢(类似于蛮欢,调子比蛮欢柔和)、结欢(特点是唱的时候,一字一音停顿,情调粗犷)等调。编辑:www.ybask.Com 。
演唱的时候,时兴“哈”声。
  三声部民歌的歌词讲究押韵,结构主要有五言、七言、五三五、六言几种,复杂而又有规
  律。但从马山、上林这些有三声部民歌流传的地方来看,这一带的歌词基本上又是以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的结构为主。五言四句式的歌词符合壮歌的普遍押韵,如四句式的蛮欢《树木生山上》:
  树木生山上,小草长岭间,
  你莫嫌我小,日后见高低。
  这是一首二三押韵的四言歌,第二句的第二个词和第一句的末尾词押韵,第四句的第三个词和第三句的末尾词押韵,同时第二、第三句末尾词相互押韵。除了这四句式的押韵方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押韵,它与壮族民歌的普通押韵规律一致,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歌词,通常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以《辛苦歌》为例:
  好比斑鸠鸟,真孤独,在藤上啼哭;
  孤儿没有父,多辛苦,泪流如雨注。
  以上这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民族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中国
    陕北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歌唱音
    施甸县民族民间艺术调查简述
    议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演奏
    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
    土家族民居——吊脚楼
    浅谈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地
    塔吉克族民俗服饰中的性别文
    壮族的蛙崇拜文化
    浅论中国东北部平原民歌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