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公文方案 >> 公文写作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特质,为其内在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类文化从分散的“民族历史”阶段走向统一的“世界历史”阶段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一直是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与此相应,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非西方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被笼罩在西方文化的阴影之中的。但是,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异而优良的精神特质,也是为包括不少西方有识之士在内的人们所承认的。在西方思想文化界,固然有以韦伯等为代表的漠视中国文化者,但倡扬中国文化之价值意义者同样大有人在。从16世纪后半叶以后曾经席卷欧洲的“中国热”、启蒙时代狄尔泰等当时欧洲的一流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大力推崇,到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以及李约瑟(自号“丹道子”)、南乐山(以“波士顿儒家”自任)等英美思想家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亨廷顿之所以在“文明冲突”论中将中国文化看作是非西方文化中可能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冲突的主要对象之一,事实上也是以对中国文化的独异特质的认肯为前提的。应当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一起被公认为人类三大主流文化传统之一,正是因为它像另外两种文化传统一样,有着自身独异而优良的精神特质。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外化。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必然涉及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主体内容。概括而言,具有深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绵延发展中,在上述方面均体现出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因此,中国文化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存在与精神心志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回答而具有了普遍性意义,而且面对必须集中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智慧才能解决的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乃至危机,亦有其重要意义,因而与当代人类的人生与社会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现实关联。正是中国文化独异而优良的精神特质,为其内在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吸纳、融合其他文化系统的优良成分,为其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一直保持了颇为开放的心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正是在对外来文化系统优良成分的融合、吸纳中,中国文化不断增强了自身的内在生命力。在古代,崇“有”而质“实”的儒家文化,曾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吸纳、融会了产生于印度、重“空”而尚“虚”的佛教文化,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存在形态,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其形上智慧,结出了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葩。在近现代,尽管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经曲折,人们对于作为人类近现代文化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而言,自19世纪中叶真正意义上的中西交通以来,中国人可以说是以颇为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异质的西方文化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现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更为强健的生命活力。

因此,立足于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特质及其发展历程的理性反省,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保持足够的信心。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作为一个迄今为止仍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文化系统的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的内在局限,更不是主张要“用中国文化去拯救世界”。我们所强调的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势,只要我们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中国文化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元。

现代化建设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支撑

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王霞林

●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

●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还原历史、再现昔日辉煌,更重要的是对其中蕴含的积极的、进步的、精华的东西予以新的诠释、转化和改铸,赋予其时代内涵,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精华相结合,自有其内在契机。这种结合的根本动力在于亿万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置身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我们很多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都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为中华民族拥有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感到传统文化似乎是今天前进道路上的羁绊,成了一种沉重的历史包袱。到底应该如何历史地、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怎样把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今天研究传统文化,有责任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公文方案:

  • 下一个公文方案:


  • 看了《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的网友还看了:
    [企划方案]分公司车险事业部二季度业务促进方案
    [企划方案]医院进社区策划方案
    [企划方案]医院进社区策划方案
    [活动方案]某县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企划方案]堡捷特六月份市场开发促进方案
    [企划方案]堡捷特六月份市场开发促进方案
    [活动方案]加快乡镇化建设,促进河南经济发展
    [企划方案]加快乡镇化建设,促进河南经济发展
    [企划方案]堡捷特六月份市场开发促进方案
    [企划方案]企业促进销售问卷调查

    公文写作
    普通公文方案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的重要
    普通公文方案“阳光钥匙”工程实施方案
    普通公文方案战略正确是前提 打造战略执行力才
    普通公文方案如何避免死在成功里
    普通公文方案榆次区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普通公文方案某大学 2003 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普通公文方案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暨全省文明村镇
    普通公文方案竞选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的演讲
    普通公文方案教师教学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普通公文方案非典时期的思想汇报
    普通公文方案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开班动
    普通公文方案出纳员三字经
    公文方案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浅析电于商务对地方税收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2007年铁路护路联防工作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党国英:农村住房为何蚕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企业生存的两条动物法则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暨全省
    普通公文方案[企划方案]教育局2012年基层组织建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租金收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大二暑假美的等家电企业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学发
    普通范文[先进性教育]先进性教育活动
    普通范文[零八零二]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
    普通范文[科学发展观]县委办实践科学发展观心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11观看《杨善洲》电影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总结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
    普通范文[朗诵节目]故事会:面子(邮政)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主持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歌咏比
    普通演讲[婚礼大全范文]证婚人致词示例
    普通演讲[学生演讲稿范文]高中升旗演讲稿
    普通演讲[开业开幕]校运会开幕词两篇
    普通演讲[开业开幕]首届花瑶山歌对唱大赛上的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在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法律文书]某中学生新学年的承诺书范
    普通汇报体会[心得体会]大学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IT经理世界:有尽善尽美的战
    普通总结[调研报告]政法委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
    普通总结[述职报告]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述职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园区经济调查报告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汇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2007年度新闻工作思路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竞职演讲稿(市委科级)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依法治村章程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