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是一方面,勤奋好学是另一方面。
知识的积累应坚持两点:一是“博而返约”,二是“真积力久”。
2、思维训练
人的智能高低,是由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决定的。若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人的智慧,则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因此,加强智能训练,途径之一,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维训练。
加强思维训练,从秘书工作角度看,应当加强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认识能力、领会能力等诸种能力的训练。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绝对离不开思维。甚至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也表达不出思维结果。思维越深刻、越复杂,越需要语言加以正确表达,词汇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越强,表达思维的能力就越强。一个秘书人员,既不断同领导人打交道,又不断同各种普通人员打交道,缺乏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低,就会影响智能的发挥。
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认识能力(包括认识论、方法论等)都是思维的基本功,都是思维能力的要素。训练思维能力,就是使人能熟练地运用逻辑思维辨别、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能够“拨开乌云见青山”。
领会能力(包括听力、反应反射能力)也是秘书人员必不可少的智能。上级交代意图、布置工作要领会,下边汇报情况、请示工作,也要领会。秘书人员必须反应快、领会准,才能正确贯彻意图,提高办事效率。有的人说话简得无法再简,几乎只是“嘣”出几个单音节来;有的人则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又说不到点子上。都要靠秘书的特殊领会能力去准确捕捉对方的思想。
3、临机处置智能训练
是指在一切情况下所表现的反应迅速、思路敏捷、处置泰然、机智灵活的智能。它是以知识、经济和思维力作后盾的,并与心理素质、行为智能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这些,一要靠思维开发,二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炼。秘书人员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当迅速做出反应、按顺序先弄清事件的性质、程度和主要数据,发生地点,报告者情况,然后确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应报告谁,通知谁,怎么做,做到灵机泉涌,左右逢源,分秒不误,毫厘不差。
4、记忆训练
很强的记忆力是秘书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为了工作方便,秘书人员必须善于认人、记人、记事。这就是要求秘书人员强记博取,应付自如。贪懒是学不到本领、开发不出智力的。
5、自省能力
一个人要善于随时回顾自己的言行,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特别要善于发现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孔家贤人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曹操也曾说,“伏自三省。”常常自省的人,容易开发智能和增长才干。秘书人员从事的是服务工作,特别要求把事情办得妥善、得体,这就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使智慧和才干在不断总结中增长起来。
(三)心理素养
就一般情况说,秘书人员应当提高乐观和幽默、自信心、竞争精神这几种心理素养。
1、多些乐观和幽默
秘书人员事务繁重,精神紧张,如履薄水,如走钢丝。精神不爽朗、不振奋,工作就很难做得有生气,有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鉴于这种职业特点,秘书人员应当具备更多的乐观和幽默。
乐观和幽默,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还有益于事业成功。美国兰斯登在《有效的经验》一书中说:“跟阴郁的人在一起毫无乐趣可言,跟不能说笑的人为伴更是悲哀之至。乐观和幽默感可以使公司受益。这不但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对心理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工作时一定要严肃、认真,但这并不妨碍乐观和活泼。
乐观和幽默,不应是轻薄,更不应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幽默常表现为一种语言艺术,但不能伤害别人,尤其是不能伤害交谈的对方。一般地说,拿自己开玩笑可能效果更好些。
幽默是一种自信心的表现,反过来又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心情紧张、拘谨时是说不出幽默语言的,同样也很难愉快地办文、办事。同时当对方拘谨、紧张时,当会谈场合很严肃时,当对满堂听众演讲时,你如说两句笑话,来一两句幽默的语言,那会使现场气氛立即轻松下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乐观和幽默不仅是一副身心健康剂,而且是融洽人际关系、密切交往效果的优化剂。如果一个人总是沉默寡言,横眉怒目,装腔作势,那只能使人“敬而远之”,厌而烦之。
要乐观和幽默,就要能容人,就要宽怀大度,遇事冷静。
2、培植自信心
信心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同上同下交往拘谨,特别是同上交往过分拘谨,对于做好工作感到气馁,对于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对于个人前途表现出不应有的沮丧,常被职称、待遇等问题缠住,怨气很盛等等,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自己没有信心,成效就难以取得。
信心来自对自己、对环境的清醒分析,而不是盲目自信。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既要不满足、不陶醉于长处,也要不忌讳短处。只有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知道应该怎么干。同时,也要了解对象,分析对象,择善而处之。这样,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3、崇尚竞争,去除嫉妒
“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除了个别人,谁都想使自己的成就大些,景况好些。于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参加到一场社会竞争中去。
竞争是进步的动力,是一种积极因素。在现代社会,办事业要竞争,取得个人成就也要竞争。
但是,竞争绝不是嫉妒!嫉妒是消极因素,是病态心理。嫉妒的根子是自私,导源常常是因为自己不如人家,人家在某一方面超过了自己。有妒癖的人,总是不愿承认别人的长处和成就,总是“眼红”人家的所得(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嫉妒的对象往往是熟人、同事、同学或邻居。表现形式是,对别人的“冒尖”之处,有的是默不承认,绝口不吐一个赞扬之词,有的是非议、饶舌、贬低,不然,就是“阿q”再世;进一步就是中伤、低毁、散布流言蜚语,揭隐私,上纲上线。
嫉妒心理,既不利于智能发展,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