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露水的青冈树叶显得鲜红欲滴,高大的白桦、松树更加挺俊。
张思德带着8个战士,分成3个组,分散在3个地方挖。
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干。窑越挖越深了,但是,里面还是直不起腰。张思德钻在里面,猫着腰,累得满头大汗。小白蹲在洞口朝里边喊:“组长,出来歇歇,让我进去干会儿吧!”
“不用了!”张思德总是这样照顾别的同志。
这时,天更加阴了下来,牛毛细雨下大了。张思德赶紧从窑洞里钻出来,把一条背炭用的麻袋披在小白身上。小白说:“天气凉,你也披一条吗!”张思德说:“我不要紧!”说着,张思德拿上两条麻袋,向山后沟走去,
小李、小朱几个战士见张思德给送来了“雨具”,干得更欢了。他们喊道:“小雨大干,大雨猛干,不下雨拼命干,保证今天挖好窑!”
张思德也高兴地说:“好哇!”说着,把麻袋递到了战士们的手里,顶着雨回到自己干活的地方,和小白一起继续挖窑。
小白请求说:“这回让我进去挖一会儿吧!”张思德见外面还在下雨,窑里也能容下两个人了,就说:“好,进去多注意!”小白的意思是让张思德在外面歇一会儿,见他还要钻进去,就说:“你太累了,先歇会儿,我去干一阵儿。”张思德说:“我不累。我们得赶紧把炭窑挖成,好多出几窑炭。现在革命需要炭,领导和同志们需要炭,多出一窑,就是为抗战多做一份贡献!”说着,张思德把头上的雨珠一撸,又钻进了窑里。
张思德和小白继续在窑洞里干活。张思德用小镢刨窑壁、窑顶,小白用锨将刨下来的土扔到窑外,山风传来秋雨打在山林树叶上发出的清晰的响声。两个人在窑洞里紧张而有序地干着,不时地交谈着。
“小白,你听过毛主席的报告吗?”
“听过!”
“我们收完庄稼,烧好炭,回枣园又能见到毛主席啦!”
“是啊!”
“要是见到毛主席也烤上我们烧的炭火,那该多高兴!”
两个人一边干活,一边拉话,虽然非常累,却感到非常愉快。
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眼看着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拿着小镢头开始修整窑面,见哪儿凸出,他就挖平、修光、非常认真。
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碎土。
“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领悟过来,刚要转身,张思德手急眼快,一把将他推出窑口,就在这时候,只听“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在坍下来的土里边。小白大声急叫:“张思德!”呼喊声穿过山谷,传遍山林。
张思德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才29岁。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会场设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一大清早,同志们就纷纷进山采摘松枝、野花,给英雄扎花圈,会场前面的土台上摆满了花圈。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
毛主席亲自将花圈献在土台子中央,挽联上毛主席亲笔写着:“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就是在这个追悼会上,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他稳步走上讲台,打着手势,亲切地讲道:“我们的*党和*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主席还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的一生短暂、平凡,但是,他的崇高精神,永放光芒。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