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中的怪圈。在对此现象的社会经济调查中,投资商的态度揭示出了部分原因。“我投资我就有能力经营好,也有我自己的市场”。仔细分析此观点,原因可能是:(1)旅游投资的主体不明确所致;(2)现阶段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较低所致;(3)未来市场转好的主观预期所致。旅游行业管理技术先进程度通常用产业组织效益来衡定。管理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就作为非经济因素转化为对旅游投资行为的推动因素

其中,qt为产业组织效益;rt为产业组织管理收益;ct为产业组织管理成本。
3.3 区域经济水平与规模(εi2)的修订
区域经济水平和规模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撑。旅游产业规模和区域经济规模增长具有共同的特征。根据乘数原理,旅游投资规模的增长,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快增长,而地区经济的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投资的增加(加速数原理)。区域经济规模推动旅游产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有3个:(1)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提供足够的资金;(2)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提供市场空间;(3)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公共品资源。以上3个方面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保证。因此,旅游产业规模必须与区域经济规模和水平相匹配,否则,就会出现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超前或滞后的格局,从而影响两者之间的互动响应。
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依据区域经济规模与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可将旅游地分为旅游产业规模超前和滞后以及基本匹配发展三大类。旅游产业的规模超前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旅游产业比其他产业得到优势发展,以旅游产品的消费为中心,形成投资和消费增长,但由于规模超前呈现出旅游地社会公共品资源少,基础设施差,旅游产业以外的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在旅游消费中,单纯以观光为目的的游客群体规模大,滞留时间普遍较短,这一类多为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特征的旅游地类型。旅游产业规模滞后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落后于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类旅游地突出地表现出旅游地的生产功能强,而服务功能弱,多为一、二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一类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较大,但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旅游产业基本匹配发展地区是指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保障。在此三类旅游地类型中,旅游产业的规模超前会形成旅游产业的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加大,规模滞后则会形成旅游产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以投资加速数为指标衡定区域经济规模、水平与旅游投资的增长关系。作为旅游产业系统的外生变量,对旅游投资的影响为
at=αf(δgnp),
ε= f(at),

式中,at为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加速数份额;α为投资加速数系数。
3.4 阶段性市场波动(εi3)的修订
阶段性市场波动是一定时期旅游产业预期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它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这种波动可以来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经济的滑坡、产业发展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国家或地区社会的安定、国际关系等一系列经济或非经济因素。这些因素作用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阶段性波动。阶段性波动是影响旅游产业理论规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导致旅游行业利率下降,从而使与区域经济规模匹配的旅游产业规模下降。在市场波动中,可以通过对预期消费的引入,构造对旅游投资规模的修订。
参考文献:
[1] carlos j. rodriguez-fuentes: creadit avalabil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regional science, the journal ofthe rsai, 1998, 77(1): 63-75.
[2] riadh ben jelili.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self-selectionin tunisia [j]. regional science, the journal of thersai, 1998, 77(4): 347-360.
[3] zhang. wei-bin a two-regional growth model[j]. regional science, the journal of the rsai, 1998, 77(2):173-188.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