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简历文档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网际网路上的公共领域----在风险社会下的建构意义           
网际网路上的公共领域----在风险社会下的建构意义
描述网路上的沟通行为,而据此分析出网路上的论述实践之去中心化、多元分散的社会实践意义。事实上,这个观点忽略了对不同社会脉络现实的分析,尤其是对现代社会各分化领域中社会权力结构与成因的理解,特别是当代政经权力结构的构成背景。而网路上的社会实践也必然是在一定社会脉络的影响下,进行其社会建构的意义

社会脉络观

后结构主义者主张去中化、多重领域的社会认同过程,强调不同社会族群、阶级、种族或性别等弱势者根据其利益发展多元主体的实践。基本上,其大体上认识了现代社会复杂分化现象,并且无法再藉由单一的实践来符合社会不同部门的要求 (Honneth 1990:170; Castoriadis 1990:193)。但由于后现代主义者拒斥中心论述的态度,因此常常过度乐观的强调多元主体实践的可能性,而忽略了支配现代社会分化的中心机制,即资本主义机制的操纵 (Kellner & Best 1994:277)。其观察失之毫里,差以千里。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与高度分化性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化发展密不可分。高度的分工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沟通领域也复杂而显得多样异质。也就是在这个脉络下,各个社会领域在一定的权力机制下,社会的连带和认同出现过度或根本的危机。一个社会意义的结晶化,从根本上必定是在一个社会历史脉络中所累积、沈淀的知识、习惯或规则性的现象内涵。人们在每日生活中所接触、感觉或规则化的惯习皆和整体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理解在不同社会脉络下、根据不同事件将构筑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并供为下次行动的参考。因此,从微观面而言,个体对社会意义与认同的建构,正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

相对地,后结构主义者的主张,失之于未对具体社会历史时空的审视与考察,其虽指出多元认同的形式,但未认识到语言的呈现不但反映社会现实,但也从社会现实反省而出,尤其是当代人类语言的意涵充斥资本主义的符意和意识形态。

同时,一个自我反省性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行动策略的选择。社会脉络所提供的意义、规则和系统,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辩证再生产。他们像是一组文化的工具箱,由主体行动者根据其自我的反省挑选其一,作为自己的行动根据。于这个实践策略中,人们建构社会认同,并对社会进行再生产。

那么,在当代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自我反省为何?也就是说,人们的行动策略如何可能?风险社会的观点正提供我们一个思考的进路。

当代社会系统高度分化,在系统自主的原则下,各个系统理性相互竞争、抗斥。一方面形成多元竞争的局面,但另一方面,高度复杂的专业分化导致不可*性、不可理解性,人们因此失去对生存世界的掌握感。具体而言,贝克(Beck 1993:39,73,93,187)指出,在当代社会由于资本主义高度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前提下,*、经济结合为庞大的支配体制,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尤其其透过科技官僚的专业支配,奴役并异化与人类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发展。在另一个面向上,丧失社会理性共识的科技,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威胁及影响。其一,科技官僚在代议*运作下的无能与推诿,使得人们对日益复杂的科技事务丧失信赖感与安全感。其二,当代高科技的发展以超出人类可控制的能力范围。同时,它具有低机率、高风险的效果,一旦发生事故,则对人类影响甚巨。例如三里岛与车诺比尔核能灾变,以及目前争议甚钜的基因科技。Perrow (1988:98) 描述当代高科技事故的机率为常态的现象,相当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无奈和恐惧。因此,在这种风险的生存状态,人们回过头来质疑现代社会赖以为基础的法制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
    在网际交往中寻求数字化生存
    浅谈无线网状网路由技术与协
    电脑(网路)犯罪
    浅析网路财务内部控制
    网路化组织与网络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