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量
●《孙子兵法》上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现代革命军歌则唱道:“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 商场如战场,当代企业靠什么来实现上下同欲、步调一致?
● 四个字:企业理念。
企业理念:1+1>2
记者对企业理念有一个真实的感触,印象深刻。
今年8月,记者随重庆沙坪坝区邮政局营销人员到力帆摩托车公司上门收寄商业信函。当时,天气很热,力帆公司的一大群员工在一个几乎不透风、相当闷热的房子里给他们的用户封装“慰问信”。他们很认真,封装完后还要对每封信进行检查。几万封信呀!检查多麻烦。记者对一个满头是汗的青工开玩笑说:“错误几率很小,何必检查。再说,你们老板也不会来查嘛!”他愣了一下,很郑重地说:“你知道个啥,老板不都要看吗?”记者奇怪了,说:“你们老板有这闲心,每封信拆了看?”他说:“是的,我们本身就是寄给‘老板们’看的,你或许觉得奇怪,但我们力帆有句话:质量就是饭碗,用户才是老板!”这下我愣了。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企业理念于员工、于企业的意义。而此前,我压根就以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是一种形式,一种过场,一种很苍白无力的东西。当它实实在在以敬业、精业、踏实和积极的工作作风展示在我面前时,说我被理念的力量所震撼也绝不过分。
力帆公司厂房刷满职工自撰的企业理念,表现出对职工企业文化建设原创精神的张扬。
受力帆企业理念魅力的吸引,记者在力帆网站的企业文化一栏里,点击企业精神内容,看到这样的话:企业如人,不能没有精神,于是我们便不时地提炼出一些理念,让员工们牢记:大浪淘沙,是沙自流、是金自存(人才理念);坝不夯实,万人遭殃,厂不管严,千人下岗(管理理念);质量硬扎,大家都发,勉强要得,人人洗白(质量理念);力帆不创名牌,摩托一堆废铁(营销理念);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发展理念);力帆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企业精神);……
这些理念语言朴实,带有重庆方言特色,但句句在理、打动人心。LoCaLHosT或许正是这些理念,激励力帆从1992年的一个9个人、20万元资金的摩托车配件小厂,发展到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进入世界摩托车制造业500强,产销综合值名列中国入选登记企业第一位的摩托业“巨擘”。难怪力帆老总尹明善说,企业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
从力帆发展上,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理念的功用。其实,经济学领域早已关注这一功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日本经济发展势头超过欧美的时候,包括哈佛大学教授在内的欧美学者去考察日本企业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单个日本职员的素质和能力不及欧美的职员,而许许多多日本人的公司却超过了欧美各国的公司,这是为什么呢?后来他们发现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在起作用。在日本企业理念中,“和”的精神把员工“捆”在一起,并保持高度和谐。如日立公司的“和”、松下公司的“亲和”、丰田公司的“温情友爱”等等。正是“和”的理念,提升了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日本企业高速发展,带动日本经济迅速腾飞。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有一个经典的理论。他说,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过程,就像河流一样,表面上似乎平静,实际上暗流汹涌。因此一个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各个成员行为的简单相加之和,而是产生了新的形态,包含了集体的智慧。所以其结果是“1+1>2”或者“1+1<2”。如果用这理论来指导企业运作,优秀的企业理念,就是要达到上下同欲的目标,并取得“1+1>2”的效果。
解读企业理念
什么是企业理念?
所谓企业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群体价值观,是一个企业在各种企业行为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反映了本企业的特点与优势。它是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企业精神。
说到企业精神,大家都熟悉。或许很多人还与记者以前观点一样,对其不太“感冒”。其实,那是思维定势带来的偏见。以前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形式主义的影响,我们不少企业在推出企业精神时走过场、搞形式、脱离实际、华而不实,多是这样一些豪言壮语:团结、奋进、拼搏、奉献、一流、卓越,等等。由于其空洞不切实际,甚至不着边际,难以引起职工共鸣,对企业发展也就没什么实际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和企业管理的成熟,一些从企业发展中诞生的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企业理念,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巨大的精神支柱。一些成功的企业依靠职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信奉和实践,获得巨大的支撑力,并因此涌现出了海尔、力帆、长虹、康佳、联想等一大批优秀企业。记者通过比较和归纳发现,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理念主要有三个:人本理念、诚信理念、创新理念。
所谓人本理念,体现在企业管理上。以人为本,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谈及企业管理的一个高频词。比如,康佳公司就唱响了“以人为本、员工至亲”的管理理念。康佳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年近40岁的女工,因为生病不能在生产线上干活,她想:完了,肯定会被炒掉,因为厂规严得连上班抽烟都要被开除。然而,等待她的并不是厄运,而是一张换岗通知单,调她到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事后,她说:“康佳对得起咱,咱绝不能辜负康佳。”四川铁骑力实业有限公司在新建的综合大楼上镌刻着一个8米宽、12米高的“人”字,当然也是为了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其“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言而喻。
所谓诚信理念,体现在企业经营上。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不少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立身之本。力帆集团把“信誉好”作为企业精神,其总裁尹明善不但提出“力帆靠诚信打天下”,还与国内业界共同发起了《信誉宣言》。陕西汽车集团出台了“敬业、笃学、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提出“千方百计不被骗,百分之百不骗人”,在员工中推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