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我国加入世贸“后过渡期”的考验 |
|
|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周年的日子。这标志着我国市场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后过渡期”即将开始。何谓后过渡期?一个最为简单的诠释就是: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 过去三年里,我国加快制定和完善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法律和贸易政策体系,逐步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贸易措施,部分放开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在认真履行“入世”承诺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令人欣慰的是,国内的企业经受住了市场开放的考验,一些行业曾经被认为可能遭受的波折并未出现,市场开放的积极效果也开始显现。三年来我国外贸增长年均30%以上,今年的贸易规模更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位;利用外资亦连年增长,去年高居世界第一,今年预计将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实践证明,加入wto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在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正确选择。 但毕竟我们走过的wto之路还仅仅是过渡期阶段,国内的部分领域仍处于一定的保护之下,诸如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国有企业经营困难、金融体系改革滞后、过剩劳动力大量存在等许多重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后过渡期将向我们提出更高的市场开放要求。 这种“更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将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我国部分行业包括汽车、家具、纺织品、造纸、玩具、造酒等的过渡性保护将逐步到期;二是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的批发零售、电信、金融、运输等重要服务部门的开放程度将明显提高,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和股权限制将逐步取消,并在3年内全部达到过渡期终点。LOCAlHoSt 对于产业来说,这意味着竞争压力的全面提升,而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则预示着我们将面对以下十大考验:一是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可能带来进口快速增长、加大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如果某些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相关行业将造成冲击。 二是具有全球竞争实力的外资银行、保险、商业、运输和电信巨头扩大在华投资和经营范围,将使缺乏足够竞争力的国内服务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 三是由于我国在后过渡期内仍然处于“特殊保障条款”和“非市场经济地位”等歧视性条款适用期,随着出口贸易的增长,将会更多面对国外的贸易限制措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摩擦有可能加剧。 四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和其他形式的贸易壁垒日趋复杂化,知识产权纠纷迅速增加,如何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体系、应对国外壁垒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我国最具紧迫性的课题之一。 五是大批跨国公司进入导致产业集中度上升,政府在防止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方面的任务会更加繁重。 六是市场开放因素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的问题可能趋于严重。 七是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将变得更加复杂和直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加。 八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传统定位面临彻底改变,与市场开放和政府职能转换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工作十分紧迫。 九是涉外型人才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深,难以适应国际经济和社会活动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十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政府的管理效率、水平和各种危机的预见、应对与处理能力将面临更大挑战。 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后过渡期的改革发展作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这种准备,不仅仅是被动地应对防御,而更应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和开放策略,以此抓住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机遇,从中分享更多的利益。这是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因此,在后过渡期内,我国应继续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在建立适合国际规则要求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开放方面采取更多积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外对内两个方面:对外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谈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化与周边各国(地区)的经济关系,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内则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为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奠定基础。 2007年,当我国全面完成wto承诺时,后过渡期亦将结束,届时我们将以一个崭新的起点,通往更加全面的小康和更加自由的全球贸易投资理想。
|
|
上一个论文: 入世三年付出的辛劳开始收获补偿 下一个论文: 中国关税总体下调 体验入世承诺与挑战
|
|
|
看了《迎接我国加入世贸“后过渡期”的考验》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涉食品安全犯罪中的定罪与量刑标准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保险纠纷业内调处机制的完善 [法律论文]简论我国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完善 [法律论文]浅谈我国经济犯罪死刑的废止 [法律论文]试析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的研究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 [毕业论文]论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与多层次产业转移对策 [法律论文]试析我国公民人身自由与安全权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 [企业管理]研究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