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设农业“七大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 |
|
建设农业“七大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 |
|
|
主要观点 ●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质就是逐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支撑体系的过程,必须从品种改良、防灾减灾、质量安全、信息传递、公益服务等方面提高基础支撑和保障水平。这是建设农业“七大体系”的初衷和主攻方向。 ●加大对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应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补贴、补偿机制,促进体系高效运转和功能充分发挥。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抓紧制定建设规划,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职责分工,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建设步伐,是当前加强农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战略选择 刚刚过去的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LOCaLhost这种来之不易的好的发展势头能不能长期保持下去,关键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建立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这样的机制,关键是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改变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的状况,建立健全农业支撑体系,全面提高基础保障能力。 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长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化“三农”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等。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升华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思想和政策,使我国“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建设农业“七大体系”的提出,就是在党的重农强农理论和政策指导下,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成功做法,把握发展机遇而慎重作出的重大决策。 建设农业“七大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其发展目标、功能任务、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建立增粮增收长效机制的任务日益紧迫。然而,我国农业整体上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传统农业的痕迹依然明显,突出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作物商品良种只能满足常年用量的30%左右;农业科研投入仅为农业gdp的0.44%,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因动植物疫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元;农业国际标准采标率仅为20%,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70%。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质就是逐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支撑体系的过程,必须从品种改良、防灾减灾、质量安全、信息传递、公益服务等方面提高基础支撑和保障水平。这是建设农业“七大体系”的初衷和主攻方向。 建设农业“七大体系”是提高农业基础保障能力的创新成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整个农业支撑体系仍存在建设滞后、功能不足,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配套性不强、整体功能发挥不出来等突出问题。农业基础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构建,提高效益。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强调对已有体系的继承、完善与创新,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着力提升已有体系的功能,补充和拓展新的功能,以期尽快形成综合支撑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农业“七大体系”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各种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已经或很快将降到承诺底线,农业服务贸易领域将全面开放,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会更加激烈。世贸组织成立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根据新的世贸规则,制定了新的农业政策,改善和强化了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我国虽然非常重视农业,但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发展水平长期落后,基础保障能力低下,政府支持不足。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所涉及的政府投资,基本上属于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绿箱政策的范畴。因此,以政府投入为主构建新型的农业支撑体系,是符合国际惯例、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步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建设农业“七大体系”是抓住机遇,突破农业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农业在gdp中的份额降到25%以下时,就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农业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机遇。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最近两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构建了新阶段加强农业的政策框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并且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长期制约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农业这一薄弱环节必将得到根本性加强。 [1] [2] [3]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温铁军认为城镇化解决不了农民致富 下一个论文: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
|
|
看了《建设农业“七大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论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狠抓廉政作风 [免费范文]试论生态文明视阈下环境法治建设研究 [企业管理]浅谈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法律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法律论文]试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法律论文]试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法制建设的 [法律论文]试论生态文明视阈下环境法治建设研究 [法律论文]试析我国惠农政策与法治一体化建设的一般要求 [法律论文]简论市政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问题分析 [法律论文]试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证的实务探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