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资金会计核算方法之我见 |
|
|
本人以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一事一议资金”规定的核算方法欠妥。1、筹资过程工作量太大。每个村少则几百户,多则几千户。按制度规定,筹资过程需要登记两遍“内部往来”及其明细账。试想几百户几千户,得让一名村会计登记到啥时候?再说也无此必要。不如改为: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现金”,按尾欠金额借记:“内部往来”(同时按欠款人逐户记入明细账),按应收总额贷记:“一事一议资金”。 2、用资过程业外人士不易理解。该账户的对应关系,不象“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那样清晰。不如改为象“应付福利费”那样收支合一。即:筹资收入记入本账户的贷方,逐笔用资支出不在记入在建工程账户(只有不使用一事一议资金的工程项目,才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而是改为记入本账户的借方及分析栏内。让人们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该项资金到底干什么用了。形成资产时,再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记“公积公益金”。不形成资产的,公共积累实质上并没有增加,不再记入“管理费用”、“其他支出”和“公积公益金”。 一、筹资过程 例如,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了购买联合收割机,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向村民统筹资金50,000元。实际收到现金45,000元,物资折价3,000元,村民用账面存款抵顶或尾欠2,000元。 按制度规定,方案通过时会计分录为: 借:内部往来——全部农户 50,000 贷:一事一议资金(购买联合收割机) 50,000 收到款项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45,000 库存物资 3,000 贷:内部往来——绝大部分农户 48,000 如果按此规定处理,势必需要登记将近两遍几百户乃至几千户明细账。lOcaLhOst税费改革以后,绝大多数村只设一名会计、一名出纳,统管财务工作。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内部往来账,只能由会计登记,出纳员不得兼管。试想登记几百个乃至几千个明细账户,得让一名村会计耗费多少时间?得买多少本账簿?不仅费时费力费资金,而且意义也不大。由于方案通过后,绝大多数农户都能按要求及时上缴款项,拖欠应交款项的农户极为少数。因此,本人以为筹资方案通过后不必进行处理账务,待筹资结束后,村会计编制《购买联合收割机筹资明细表》,列明每户应交金额、实交金额、尾欠金额,并张榜公布后在处理账务。 根据《购买联合收割机筹资明细表》和《筹资会议决定》等资料,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45,000 库存物资 3,000 内部往来——少部分农户 2,000 贷:一事一议资金——购买联合收割机 50,000 经过这样改动,则大大减轻了村会计的工作量,又全面反映出了筹资的全过程。 二、用资过程 1、用一事一议资金购买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例如:村集体经济组织用银行存款60,000元,购买联合收割机一台。其中动用一事一议资金42,000元,农机部门补助资金18,000元。按制度规定,会计分录为: (1)收到财政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18,000 贷:补助收入——农机购置补助 18,000 (2)购买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联合收割机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同时: 借:一事一议资金——购买联合收割机 42,000 贷:公积公益金——一事一议资金 42,000 如果按此规定处理,就是人为地将一笔会计事项割裂开来分成两笔。并且,第一笔分录反映不出该联合收割机是用一事一议资金购买的;第二笔分录虽然反映出了一事一议资金是用于购买联合收割机了,但也很牵强,因为这笔分录只是转磨账,没有对应货币支出。所以,本人以为不如改为根据供货方发货票、银行付款票据等原始会计凭证和有关人员的签字说明,编制多借多贷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为(收到农机购置补助略): 借:一事一议资金——购置联合收割机 42,000 固定资产 ——联合收割机 60,000 贷:公积公益金——一事一议资金 42,000 银行存款 60,000 或者编制一借一贷及一借多贷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为: 借:一事一议资金——购置联合收割机 42,000 贷:银行存款 42,000 借:固定资产 ——联合收割机 60,000
[1] [2] [3]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催生调解仲裁机构 下一个论文: 关于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
|
|
看了《一事一议资金会计核算方法之我见》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实践中的民事审判——四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 [法律论文]民事一审审限延长制度之现实评判——以人本价值为 [今日更新]民事一审审限延长制度之现实评判 [法律论文]民事一审审限延长制度之现实评判 [免费范文]代理词(民事一审用) [免费范文]代理词(民事一审用) [免费范文]认真开展村级“一事一议”工作 [免费范文]农村“一事一议”现状及对策 [免费范文]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几点思考 [免费范文]浅谈农村“一事一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