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论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及其完善           
试论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及其完善
一、社区自治法律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社区自治的全称是社区居民自治,其来源于早期的居民自治形式—— 居民委员会。1950年,xx市成立我国第一个城市居民委员会。之后,武汉、成都市也相继成立了居民委员会。1951年,上海市将2000多具有自治性质的联防服务队改为居民委员会,并明确居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1953年,彭真向中央提交《关于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组织和经费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建立城市居民委员会这一群众自治性组织的必要性。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明确了居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即群众性的居民组织。1954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的颁布对推进我国居民自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到1958年,基本上每个城市都建立了居民委员会。
但是,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荡然无存,许多居民委员会被改名为“革命居民委员会”,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违背了居民自治的原则。这一状况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得到纠正。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公布了1954年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1982年《宪法》正式在国家根本大法的层面上确定了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此我国社区居民自治的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社区居民自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二、社区自治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社区自治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在强调社区自治的同时,不能忽视社区法治。LocALHOST社区“依法自治”的概念已经为我国政府所采纳,并被写入民政部《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2001年7月27日)的附件《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之中。社区自治与社区法治的关系是:社区自治与社区法治同时并存,社区自治必须建立在社区法治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社区法治才能最终达到社区(依法)自治的目标。社区自治作为基层民主的表现形式,同样适用于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社区法治是实现社区自治的手段和保障。如果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社区自治的目标,则社区自治仅限于空洞的口号;如果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社区自治的具体内容,则社区自治必然缺乏必要的手段和资源。本文重点研究我国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并对现行社区法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必须指出的是,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并不是社区法治的全部内涵,而仅仅是社区法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法治的起点。
社区自治的发展必须以法律作为基础和保障,虽然其最初的诞生是自发性的,但是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持,这一自治组织将缺少立法的保护,其组织形式、组织结构、运作程序、工作经费等都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从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依法保障自治权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依法保障社区自治权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方面。
三、社区自治法律基础的现状
本文按照法律效力等级,逐一研究我国现行有效的关于居民自治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笔者认为,从效力等级上看,包含居民自治内容的法律依次为:《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订)、国务院的有关行政法规(条例)、全国性的其它规范性文件、地区性的规范性文件,共五个等级。
1. 《宪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颁布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在前三部《宪法》中没有规定居民委员会及居民自治的内容。居民自治在当时没有被列入国家根本大法之中。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需要, 1982年《宪法》第111条规定了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居民自治已经获得《宪法》的认可,社区居民自治具有《宪法》的法律保障。
2.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性质决定了《宪法》的条文比较原则,即法理上所谓的宪法规范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宪法》不可能详细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具体运作内容,这就需要另行制订法律法规来规范居民自治。同时,根据《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关系由“法律”另行规定。笔者认为,这里的“法律”,应该是狭义上的法律概念,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订的法律。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取代了1954年《居民委员会民组织条例》。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确定居民委员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性质,并提出“三自”,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该法第6条至15条是关于居民委员会的设立和组织结构。第16条、17条是关于居民委员会的费用来源及办公用房来源。第19条规定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组织与所在地居民委员会的关系。第20条规定政府有关部门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
3. 国务院的有关行政法规
根据《居民委员会民组织法》第13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可以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1989年国务院发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国务院第37号令),该《条例》第2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由此可见,人民调解委员会也是群众性组织,是基层居民行使自治权自我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方式。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了《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该条例早于1954年《居民委员会民组织条例》,所以没有规定居民委员会可以设治安保卫委员会。然而在实践中,居民委员会普遍设有治安保卫委员会,同时1982年《宪法》第111条第二款、1989年《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3条均规定居民委员会设立治安保卫委员会。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看了《试论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及其完善》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试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刑罚区分之必
    [法律论文]试论扣缴义务人刑事的责任的几点思考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涉食品安全犯罪中的定罪与量刑标准
    [法律论文]试论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
    [法律论文]试论商业贿赂行为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保险纠纷业内调处机制的完善
    [法律论文]试论审判实务视角下的分居制度构建
    [法律论文]试论布依族习惯法的变迁与发展
    [法律论文]试论环境利益与环境权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

    免费范文
    普通论文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
    普通论文司法局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普通论文三八妇女节贺词
    普通论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与建议
    普通论文1例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体
    普通论文在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普通论文厨师聘用合同
    普通论文认识战略 详解战略认识三大误区
    普通论文国企培训如何提升自己
    普通论文解析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普通论文###地区政协联委会2007年度工作要
    普通论文公司文化适合你吗?
    论文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取保候审决定书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浅谈如何控制屋面防水工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马兜铃酸—I所致间质性肾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三项治理学习心得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小小说写作指导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职称英语-词汇选项练习
    普通论文[经济论文]交叉型分类综合个人所得
    普通论文[工程建筑]浅谈我国建筑陶瓷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实习报告]大学生公司实习总结
    普通范文[演讲稿]入学生会竞选演讲稿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10年重阳节中学生作文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金融系统开展“创先争优
    普通范文[个人简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生简历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学校食堂经营情况调研报
    普通范文[先进性教育]有机农业发展缘何出现“
    普通范文[实习报告]上海世博会调查研究暑期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节日祝福语]2009七夕情人节短信祝福语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银行女干部代表座谈会发言
    普通演讲[贺词致辞范文]最新公司周年庆贺词大全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中秋讲话致辞
    普通演讲[竞聘演讲稿]优秀的外勤主任竞聘演讲稿
    普通演讲[开业开幕]在村公路竣工通车剪彩仪式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活动方案]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普通公文方案[模板范例]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普通总结[工作总结]乡村农村“两委”换届选举
    普通总结[工作汇报]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普通党建工会[三农问题]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
    普通公文方案[申报材料]2007年信访工作总结(市长
    普通总结[调研报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创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乡实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