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教育体会 |
|
|
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但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动摇党的基础。做为一名*党员若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注意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修养,不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党员“角色意识”,而只凭单纯的感情和信仰,只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那么面对社会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就无法正确认识和自觉抵制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就不善于抓住事情的实质,党员“角色意识”就会淡化甚至会从根本上动摇和丢掉我们的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不仅很重要,而且很紧迫。对党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驱动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当前保持党员先进性所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 对策之一:采取专题培训,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党员“角色意识”的核心是对党的信仰及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只有基于理性的认识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为之奋斗。因此,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科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认识改革开放中所出现及所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基层党组、党支部组织思想*教育和学习情况看,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有时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对党员采取专题培训、不定期对党员进行*理论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如根据工作情况和党员分布的特点,分批不定期地组织专题理论培训和讨论,有利于党员从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为日常的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基层党组、支部积极地开展日常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有利于党员“角色意识”的提高和铸造。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理论,只有能够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它的威力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才能化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为。 目前,我们的党员队伍构成与70年代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就地区国税系统而言,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至1976年入党的党员仅有27.9%,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党员则占了70%以上,更多的党员则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入党的年轻党员,所以大多数党员党内生活短,接受较为系统的党的理论与基本知识培训少,接受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教育少,对如何做一名党员,怎样过好组织生活;如何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党员“角色意识”;如何更好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作用;如何开展思想*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正确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等都不是很熟悉,而我们一些党龄较长的党员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等也不是很清楚,这些也正是进行党员“角色意识”教育所必需的。 对策之二:加强民主监督,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工作不仅包括*理论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不仅包括教育与帮助党员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党员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应该通过民主监督机制来进一步强化党员“角色意识”。这里所说的民主监督机制实际上是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即让党员参与讨论本支部和本单位重大决策。 一是通过民主议事制度,可达到党员思想和组织上的统一,有利于党员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先行一步了解有关重大决策,在讨论中能够取得思想上的正确认识,这对宣传和教育群众,对组织和鼓舞群众是十分有益的。 二是通过民主议事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下一个论文: 加强党性锻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