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教育体会 |
|
|
民主监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教育。这些年来,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将权力看作是个人财富,重大决策常常是个人说了算,他们多是只对顶头上级负责,很少是对群众负责,所以,通过建立民主议事制度,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员“角色意识”强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基层支部监督保证作用的一种方法。 三是有利于提高党员议事参政的能力。我们要从各方面培养我们的党员,不仅注重*思想方面的培养,新科技新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他们从宏观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本单位重大决策的参与讨论,不仅会帮助党员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明确地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政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这对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单位的组织建设是有长远意义的。 对策之三:保证“进出口”畅通,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建立清除腐败分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进出口”机制的建立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改革开放时期对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它的建立对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大多数基层组织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不能积极地运行这一正常的“进出口”机制,对这种个别党员及时予以纪律处分,无形中成为我们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黑洞”。因此,认真按照党章要求,正确运行正常的“进出口”机制对个别党员实施纪律处分,对当事人及全体党员都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是我们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一种组织措施和手段。 首先,要把牢“入口”关,确保新党员的质量。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管理四项制度,即建立发展党员工作三年程序把关制,实行*审查和教育培训否决制,建立预备党员公示制,建立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特别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在关键时刻和完成重要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认真严格考验。其次,要畅通“出口”,坚决清除不合格党员。要明确不合格党员的评定和处置标准,要深化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评议方法,可采取定性评议和定量测评、党内评议和群众评议、支部初审和党委终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严把“入口”和“出口”这两道关口,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组织保证。第三,要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定期组织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本着民主、监督、高标准、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党内外群众评判结合,组织与自我鉴定结合等方法,对机关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遵守纪律、业务工作等方面进行评议,促使党员发扬成绩、改正错误,不断提高素质。第四,要加强机关党员的思想*工作。真正关心机关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及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及时做好有效的思想*工作,为之排忧解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总之,各级机关党组织要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一级抓一级,一直抓到党支部,抓到每个党员。 对策之四:发挥党组织作用,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源泉。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将直接影响机关党员并进而影响到党员“角色意识”的发挥,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因此, 强化党员“角色意识”,必须把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nbs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下一个论文: 加强党性锻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