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苦参碱结肠定位片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           
苦参碱结肠定位片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

【摘要】    目的制备苦参碱结肠定位片,并研究和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效果。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得到苦参碱片芯,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为材料干法压制包衣;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的溶蚀情况。结果在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中包衣片少量释放药物,在模拟结肠液中,迅速而完全释放药物;处方工艺中,随衣膜中魔芋胶比例的减少及衣膜用量增加,药物释放减慢,片剂硬度对药物释放无影响;体外释放时,释放介质中的酶可显著加快释放速度,而搅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影响;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药。结论以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的苦参碱片具有结肠定位给药的效果。

【关键词】  苦参碱 魔芋胶 压制包衣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是近年来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可减少药物在胃、肠道上段的释放,运送到盲、结肠部位后开始大量释放药物,可用于肠道疾病的局部文献报道,KGM具有不被胃、肠道消化酶降解,而被小肠末端及结肠部位微生物酶降解的特性[2]。有学者研究表明,以魔芋胶作辅料制备的片剂具有结肠定位作用[3]。
   
  苦参碱 (Matfine,Mat.)是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广豆根S.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等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4]。具有抗肝纤维化、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制或对抗高血压血管重构、抗肿瘤等作用[5]。近几年发现其还具有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抗皮肤纤维化、抗心肌纤维化、抗心肌肥大等作用[6]。 临床注射用于急慢性肝炎及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及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等结肠疾病[7]。目前存在的苦参碱制剂有注射液、栓、滴眼液 、肠溶片、胶丸、阴道凝胶、阴道泡腾片等,尚无缓释制剂以及结肠定位制剂上市。且临床应用以注射剂为主,给治疗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顺应性较差。该药消除半衰期较短,制成一般的口服制剂常需每日口服 3~4次,给药次数较为频繁,且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常有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因此,我们将苦参碱制成以魔芋胶为辅料的结肠定位缓释片,使药物主要在结肠释放,用于治疗结肠部位疾病,既可减少病人服药次数,又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1  仪器与试药

    TDP型单冲压片机(中南制药机械厂);TU181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C6D型智能型溶出仪(天津市新天光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YD1型片剂硬度测试仪(天津市新天光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TGL16G型离心机(上海市安亭科学仪器厂);BS124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特瑞斯公司)。苦参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9%);苦参碱原料药(什邡市巨邦植物原料有限公司,纯度≥98%);β-甘露聚糖酶(上海丹尼悦有限公司);魔芋胶(襄樊天源协力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羟丙甲纤维素(Methocel K15M premium,Colorcon);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苦参碱片芯的制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苦参碱片芯。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片芯所用崩解剂(魔芋胶、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进行筛选。处方为主药∶填充剂∶崩解剂(10∶7∶3),填充剂为淀粉,称取处方量物料,过100目筛后混匀,用 2.5%淀粉浆制软材,过16目筛手工挤压制粒,50℃条件下烘干后整粒,加 1%硬脂酸镁混匀,8 mm冲模压片得片芯(控制片芯硬度在4 kg左右,片重300 mg,每片中苦参碱含量为150 mg)。

  2.2  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的制备称取一定量魔芋胶和羟丙甲纤维素(均过100目筛),加 1%滑石粉混合均匀,将 50%处方量衣膜材料置于12 mm模孔内,然后将片芯置于冲模中心,摇动压片机,使下冲头缓缓下移至最低位置,再填人剩余的衣膜材料,压片,即得。以体外释药试验为指标,对影响制剂结肠定位效果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包括衣膜材料中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配比(2∶1,3∶1,4∶1)、衣膜用量(250,300,350 mg)和压制包衣压力(控制包衣片硬度 4~5,5~6,6~7 kg)。

  2.3  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2.3.1  标准曲线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置量瓶中配成 1 mg·ml-1的溶液。用微量移液器吸取 10,20,40,50,60,80,100 μl溶液,分别置60 ml分液漏斗中,加 2×10-4 mol·ml-1溴麝香草酚蓝 pH7.6的缓冲液 6.00 ml,氯仿 6.00 ml,密塞剧烈振摇 2 min,静置约2 h,使水层和氯仿层完全分开后,分出氯仿层,在42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定时用溴麝香草酚蓝pH7.6的缓冲液 6.00 ml,加氯仿 6.00 ml如上振摇,分出氯仿层作为空白对照。用测得的吸收度对苦参碱标准液浓度作线性回归得方程:C=0.157 8+139.952 3A,r=0.999 8,线性范围 :10 ~100 μg·ml-1。

  2.3.2  回收率和精密度精密称取苦参碱对照品及处方量辅料,分别用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模拟结肠液各制成高、中、低 3个浓度的溶液,各3份,滤过。按“2.3.1”项下方法测定吸收度。同日进行测定,计算日内误差。后进行3 d测定,计算日间误差。将测得的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含量,以测得量与加入量比较,计算回收率及精密度。平均回收率为(99.26±0.43)%,日内及日间 RSD均符合要求。

  2.4  包衣片的体外释放试验

  2.4.1  体外释放介质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相关要求,用0.1 mol·L-1盐酸溶液模拟胃液;用pH 6.8磷酸盐缓冲液模拟小肠液。《中国药典》尚无对模拟结肠液的要求,根据文献[8],以含有一定浓度β甘露聚糖酶的pH 6.8磷酸盐缓冲液模拟结肠液(酶浓度2 mg·ml-1,酶活性3.158 U·ml-1)。

  2.4.2  模拟胃肠道环境的体外释放试验取包衣片样品,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中第3法操作,释放介质体积为200 ml。开始2 h为模拟胃液,接下来3 h为模拟小肠液,然后19 h为模拟结肠液,温度(37±0.5)℃,转速50 r·min-1。于2,5,10,15,20 ,24 h时分别取样5 ml(同时补加等量同温相应介质),用0.8 μm微孔滤膜滤过,按“2.3.1”项下方法测定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得出苦参碱含量,计算药物的累积释放率。

  2.4.3  不同介质环境的体外释放试验 取包衣片样品,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中第3法操作,释放介质体积为200 ml介质分别是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和模拟结肠液,温度(37±0.5)℃,转速50 r·min-1。于2,5 ,10,15,20 ,24 h时分别取样5 ml(同时补加等量同温相应介质),用0.8 μm微孔滤膜滤过,按“2.3.1”项下方法测定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得出苦参碱含量,计算药物的累积释放率。

  2.5  衣膜溶蚀研究按体外释放试验进行操作,于规定时间取出包衣片,烘干后称重,按以下公式计算衣膜的溶蚀程度,以溶蚀率表征。
   
  溶蚀率(%)=W原W烘干W药×KtW衣膜×100%
   
  其中:W原为溶蚀试验前的片重(mg);W烘干为 t 时间取出药片烘干后重(mg);W药为制剂中的主药量(mg);Kt为 t时间累积释药率(%);衣膜为包衣片的衣膜重(mg)。

  2.6  搅拌转速对体外释药及衣膜溶蚀的影响以模拟结肠液作为释放介质,采用不同转速(50,75,100 r·min-1)按“2.4”项下操作,进行体外释放及衣膜溶蚀研究。

  3  结果

  3.1  片芯的制备为保证在结肠环境中,衣膜降解破裂后药物可快速释放,对片芯所用崩解剂进行筛选。结果发现,用羧甲淀粉钠作为崩解剂的片芯在 1 min内崩解,用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在 3 min左右,而用魔芋胶则在 15 min内无法完全崩解,且表面形成黏稠的凝胶层。因此,崩解剂选择羧甲淀粉钠。

  3.2  包衣片的制备包衣材料中魔芋胶可被结肠部位微生物酶所降解,但其本身易吸水膨胀,试验表明单独使用魔芋胶形成的衣膜在介质中会迅速崩散,因此,将其与羟丙甲纤维素配合使用制备包衣片。以体外释放试验为指标对包衣片处方工艺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见图 1~3。

  由图 1可以看出,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以不同比例包衣时在模拟胃液、模拟肠液中均少量释放药物(5 h累积释放率 ≤3.1%),而在模拟结肠环境的含酶介质中药物释放快速增加,说明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一定比例压制包衣片具有定位于结肠释放药物的作用。并且从图1可以看出,随衣膜中魔芋胶量增加,药物释放有所加快。笔者推测这是因为魔芋胶膨胀性大,当衣膜中魔芋胶所占比例增加时,外层衣膜形成的凝胶层膨胀体积增大,表面积增加,有利于酶对衣膜材料的降解作用。因此,衣膜料中魔芋胶越多越有利于释放,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配比为4:1或更高时,压制包衣过程中衣膜容易不均匀,出现衣膜过早溶蚀破裂而造成药物在胃肠道上端释放 ,故确定衣膜中魔芋胶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配比为3∶1。
   
  由图2可见,随衣膜用量增加,药物的释放减慢。可能是因为衣膜用量增加,片芯外层形成的凝胶层增厚,药物的扩散路径变长,而减缓了释放;同时,酶降解造成衣膜破裂而将药物完全释放所需时间增加。为保证制剂到达结肠后能较快释放药物,衣膜不可太厚,故确定衣膜用量为250 mg。
   
  由图3可见,在所考察片剂硬度范围内,硬度大小对包衣片的体外释药无明显影响。可能是因为魔芋胶和羟丙甲纤维素均为亲水性材料,遇水后可迅速吸水溶胀形成黏稠凝胶层而控制释药,片剂硬度对衣膜形成凝胶的速度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用干法压制包衣时压力控制在片剂硬度为5 kg左右即可。

  3.3  搅拌转速对体外药物释放及衣膜溶蚀的影响搅拌转速对包衣片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见图 4。

    由图4可见,在考察范围内,随搅拌转速增加,药物的体外释放速度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同时衣膜溶蚀研究发现,不同搅拌转速(50,75,100 r·min-1)条件下,体外释放 15 h,衣膜溶蚀率分别为(71.2±3.4)%,(71.8±4.5)%和(72.3±2.7)%,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搅拌转速对衣膜溶蚀及药物释放影响不大。这表明在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溶蚀主要是由介质中的β甘露聚糖酶对衣膜材料降解所造成的。

  3.4  结肠定位效果作为结肠定位片,在胃、小肠内应不释放或较少释放药物,而在结肠内应较迅速且充分地释放出药物。衣膜材料中的羟丙甲纤维素在整个胃肠道环境中都可水解,但魔芋胶只有在相应酶的催化下才可较快水解。以体外累积释放率为指标,对包衣片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见图 5。

  从图5 可以看出,24 h内包衣片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少量释放,在模拟结肠液中不到6 h释放了75%以上,7 h时几乎完全释放;同时可以看出,在5 h左右模拟结肠液中的包衣片释放速度突增,这是因为此时衣膜被水解到一定程度后变薄,片芯在崩解剂的作用下膨胀,使整个片剂完全崩解,所以药物释放速度突增。结合图1~4中的释放特征,说明以魔芋胶和羟丙甲纤维素为衣膜材料压制包衣的苦参碱片具有结肠定位释放的效果。

  4  结论

    通过对影响包衣片体外释放的处方工艺因素考察发现,衣膜中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配比及衣膜重量对释药有影响(P<0.05),而包衣时的压力无影响。最终确定的包衣片制备工艺为:取苦参碱、淀粉和羧甲淀粉钠(过 100目筛,以10∶7∶3的比例混匀,加适量 2.5%淀粉浆制软材,过 16目筛制粒,50℃条件下烘干后整粒,加 1%硬脂酸镁混匀,8 mm冲模压片得片芯;然后将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均过100目筛,衣膜重量250 mg,比例为3∶1)和 1%滑石粉混匀后,将包衣材料中的50%填入12 mm模孔内,片芯置于冲模中心,再填入剩余的包衣材料,压片,即得(控制包衣片硬度为5 kg左右)。

    搅拌转速对包衣片体外释放及衣膜溶蚀的研究结果发现,搅拌转速影响不大;不同介质对包衣片的体外释放研究表明,介质中是否含有β甘露聚糖酶对释放速度有很大影响。据此,笔者认为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的药物释放机制是在模拟胃肠道上端的释放介质中,外层衣膜吸水水化形成凝胶层,片芯药物扩散通过凝胶层而少量释放(5 h药物释放量在 3.1%以下),到达模拟结肠液中后,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外层衣膜中的魔芋胶被水解,衣膜溶蚀程度增加,凝胶层变薄,药物扩散释放量增加 ,当衣膜溶蚀到一定程度后,片芯膨胀将衣膜胀破,使药物迅速完全释放。体外释放试验表明,此包衣片可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但其在人体内的结肠定位效果还有待通过体内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庞杰,林琼,张甫生,等.魔芋葡甘聚糖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J] .结构化学,2003,22(6):633.

  [2]Nakajima N,Ishihara K,Matsuura Y.Dietaryfiberdegrading enzymes from a human intestinal Clostridium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oliG0saccharide production from nonstarchy polysaccharides using immobilized cell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2,59(23):182.

  [3]张瑜,侯世祥,卢懿 ,等.结肠定位魔芋胶羟丙甲基纤维素包衣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6,3(8):64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现代实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85.

  [5]刘梅,刘雪英,程建峰.苦参碱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9):801.

  [6]张晓丹,李显庆,刘 琳.苦参碱药理及制剂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24(11):2 011.

  [7]马方励,程怡 .苦参碱多种制剂的药效学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4,26(5):420.

  [8]张瑜,侯世祥,陈钢,等.魔芋胶为载体的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体外释放介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8):604.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苦参碱的临床应用探讨
    港女北京创业甘苦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