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
|
|
企业、服务学生,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
实践教学为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职业技能、技巧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从业能力及自我企业访问、实践等方式对重庆市食品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掌握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动态,了解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革新、科研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双方的合作点,寻求适宜的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我院食品专业与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职工培训协议,每年培训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职业300人,职业技能培训重庆新涪食品有限公司职工10人。 (二)对开设食品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我们对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周边高等院校进行了解,学习他们在实训项目开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材编写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吸取外校有益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路子。 (三)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实践。聘请了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重庆新桥医院营养学专家、涪陵榨菜集团、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工程师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共同研究生产实训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综合性等问题,提高生产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 (四)每学期教研会不少于10次,组织专业课教师对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实训内容的组织等进行认真研讨,课堂上减少原理性知识的讲解,实训课程减少验证性、演示性、理论性太强的实验,增设可操作性、动手性强的实训项目。www.YBASk.COm (五)以校内现有食品实验(实训)室为基础,筹集资金,建立校内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分析检验综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体现企业车间的布局,体现车间与教室合一的效果,按食品行业标准和企业管理模式运作。给学生提供模拟生产操作、取样分析检验等练习,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我院现有焙烤食品生产车间、制水车间、发酵食品生产车间各一个。 (六)学校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由各教学系统一安排专人负责实训室管理。建立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的激励机制,除了专门实训室管理员外,通过资金补贴吸引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实训室管理的教学中;基本上做到了每个实训室至少有两人负责。 (七) [1] [2] [3]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谈谈幼儿能力的培养 下一个论文: 试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