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资本市场与民营企业集成创新           
论资本市场与民营企业集成创新
、新兴产业倾斜的优惠政策,增加这些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比重,进而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其跨越式发展。
  (3)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企业、市场三个方面的协调配套、共同努力。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比如要出台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交易规则,包括市场主体资格认证,市场准入与退出的规则,募集资金的方式、规模对象、范围,有关柜台交易规则和交易商的资格审定等。另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第二,建立和强化信用制度。信用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要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以信用制度作为市场进入和退出的主要标准,对违约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在区域内建立统一的资信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制度,提高资信的透明度。第三,调整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搞好市场准入与退出、政策适用范围、违规处罚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消除所有制歧视,维护区域内市场公平。
  2.积极培育风险资本市场,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进入二板市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一般通过风险资本市场获得。所谓风险资本市场主要由私人风险投资市场、风险资本及二板市场组成。企业胚胎发育于私人风险投资市场,创业靠风险资本来推动,加速成长走向成熟则由二板市场提供温床。风险资本市场对培育中小高科技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观我国现实,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沪深股市这两大主板市场和国债市场无法满足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需要,这就有必要发展风险资本市场。
  (1)积极培育一级风险资本市场,为高新技术型民营企业成长提供“孵化器”。在风险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应把重点放在积极培育一级风险资本市场上。首先,加强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新生高新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商务、资金、信息咨询、管理培训与技术交流等相应的服务,发挥“孵化器”功能。其次,拓宽风险资金进入渠道。我国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较充裕,如能促使民间资本从“休眠态”转为“市场态”,风险资金来源将大大增容,也将使风险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第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各地应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出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本地创业投资事业发展。要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创业投资,使创业投资逐步成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应积极探索创业资本退出机制。另外,还应允许创业投资公司以其注册资本全额对外投资,有效支持民营企业、高新技术发展。
  (2)积极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到二板市场上市。风险资本二板市场是专为民营高科技企业和新兴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筹资途径的一个新市场,是风险资本退出的通道。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根本差异在于其不同的上市标准,其上市对象多为具有潜在成长性的新兴民营高科技企业。各地政府及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应积极组织力量对高科技型民营企业进行挑选,并帮助其在改制、资产重组、明晰产权、理顺关系、宣传推荐等方面作好准备,为创业板市场提供后备资源,使之能够获得上市资格。
  3.稳步推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主板市场。积极稳妥地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主板市场,对于带动其他民营企业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目前,我国主板市场股票发行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调节为主的核准制。这一制度的实施为许多质优但攻关能力薄弱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同时对拟上市企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民营企业应抓住机会,创造条件,积极应对:首先,认真研究核准制股票发行程式。拟上市公司要做到业务、资产、人员、结构、财务等五方面的独立、规范改制、有效重组、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等等。其次,选好信誉主承销商。在核准制条件下,信誉主承销商对一家企业的成功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为拟上市企业做好宣传工作。在核准制下,股票发行价格不再由发行人和承销商事先谈判确定,而是由供应方和需求方、投资者共同决定。对此,券商、企业应通过如上市推荐会、路演等方式促使供需双方充分沟通,树立形象,从而寻找最适合的,反映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最优状态的股票发行价格机制,确保企业成功上市。
  
  参考文献:
  [1]孙小勇.关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4,(5).
  [2]叶晓凌,靳

明.建立适合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J].浙江学刊,2001,(43).
  [3]梅士建.建立适合河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心理资本在教与学领域的研究
    试论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
    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质量的浅议
    论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合
    中国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
    从洪堡理想到学术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仍然没
    浅析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
    浅析资本经营企业集团如何进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