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上通过《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过CT或MR检查确诊,选择符合脑卒中诊断的患者80例,年龄在48~78岁,认知功能良好,痉挛肢体的Asworth量表1~4级。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对象平均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在年龄、病程长短、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2.1 (1)巨刺法:选健侧穴位针刺,上肢以屈侧为主,多选阴经穴;下肢以伸侧为主,多选阳经穴。上肢取内关、尺泽、侠白;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太冲、丘墟、风市。针用泻法。两组穴位交替隔日使用,1次/d,每次留针20min,中等刺激强度。1次/d,每周6次,4周为1疗程

。(2)持续静力牵张:由康复治疗师为患者进行肢体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后,行肢体屈伸肌的持续静力牵张10min,1次/d,疗程同上。(3)传统针刺法:痉挛拮抗肌侧取穴,只屈不伸选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只伸不屈选尺泽、曲泽、内关,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1次/d,疗程同上。(4)分组:A组,巨刺法+持续静力牵张;B组,巨刺法;C组,持续静力牵张;D组,传统针刺法。

  2.2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Ashworth评定组间比较用x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Fuglmeyerd等资料用配对t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有第三者进行FuglMeyer评定、Ashworth痉挛评级。疗效标准:痉挛程度用Ashworth分级0~4级评定。显效:降低2级肌张力;有效: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无改善。运动功能用简化 FuglMeyer评价(FMA)。

  3.2 治疗结果

  (1)四组疗法对Ashworth评分的影响见表1;(2) 缓解肢体高肌张力状态的疗效比较见表2;(3)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状态的影响见表3。从表1、2可以看出,四组在治疗前后高肌张力状态均有改善(P<0.01)。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B、C组的降低肌张力效果较D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较B、C组显著(P<0.01),而B组较C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1  80例病人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情况(略)表2  四组疗法在缓解肢体高肌张力状态的疗效比较(略) 表3  治疗前后的FMA积分情况(略)

  4 讨论

    脑血管病的肢体瘫痪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出现在痉挛期和联带运动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以牵张反射活跃为核心的αγ环路功能失衡是其根本原因。制动、废用、误用和过用等多因素参与脑卒中后肌肉的不自主过度收缩,肌张力的异常增高。“痉挛控制”是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祖国医学称此病为“中风-拘挛”或“不得屈伸”。多属本虚标实,侧重在本虚,其标为血瘀和痰浊,虚风挟瘀血、痰浊上扰脑窍而致诸症。拘急痉挛之症多始于恢复期,此时浊邪渐去而未净去,阻滞经脉,肢体经脉运行不畅,本虚之象渐显,精血不足,筋脉失荣,发为拘急痉挛。中医学的“不通则痛”理论,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上至关重要。

    巨刺法属于古代九刺之一。《针灸大成》云:“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灵枢·官针》云:“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手足阳明皆交会在督脉的大椎穴,所以脉气左右交贯,因而针刺健侧肢体的穴位,可以治疗对侧的疾患。笔者课题成员前期观察了针刺健侧对患侧正中神经F波的改变[2],推测巨刺疗法的机理可能在于通过抑制α和γ运动神经元反射,调整肌肉的过度牵张状态,降低支配痉挛肌的兴奋性,提高了兴奋点的阈值,协助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并且通过双侧治疗,有效改善身体双侧的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透刺法治疗顽固性脑卒中偏瘫
    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
    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治疗
    荷兰:社区矫正与恢复性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