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梁贻俊教授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经验           
梁贻俊教授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经验

【摘要】  从精研古籍,有的放矢; 辨证论治,灵活施用等等方面介绍了梁贻俊教授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经验,施用中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证灵活运用古方,师古而不泥于古。

【关键词】  活血化瘀;血小板增多症;梁贻俊

活血化瘀法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治病的一个重要法则,梁贻俊教授在临床中尤擅长运用此法则治疗疑难病症,并常奏良效,梁贻俊教授称之为祛病治病的重要诀窍。笔者有幸侍诊学习,现将梁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经验介绍如下。

  1  精研古籍,有的放矢
   
  梁教授精习《灵枢》、《素问》,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其对活血化瘀法则的运用亦取法于内经所论,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梁教授遵《内经》所论,如《素问·痹论篇》:“心痹者,脉不通”。《素问·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 《素问·调经论篇》:“孙脉血溢则经有留血”,《灵枢·经脉篇》:“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有所堕坠,恶血留血”。据古人对瘀血的治疗所提出的“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与“血实宜决之”,认为古人在治疗中强调遵循疏通气血的原则。

  2  辨证论治,灵活施用
   
  梁教授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多种病证,但施用过程中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证选用不同方药,而非固守一方,灵活运用古方,师古而不泥于古。

  2.1  辨瘀血部位,分而治之  瘀血阻滞体内可致多种病证的发生,梁教授根据瘀阻部位的不同,分而治之。对体内癥积以化瘀消癥散结为主,而采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脉痹,以益气活血通脉为主,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胸痹则治以温通活血化瘀畅通心脉,方以栝蒌薤白半夏汤加活血化瘀之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

  2.2  顽症痼疾,活血通络  《素问·痹论》云: “病久人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 《灵枢·终始》亦云“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者,深内而久留之……”, 《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血,调之络”。 《难经·二十二难》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上述论述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久病人络”的学术思想。叶天士提出“经主气,络主血”, 并创立了辛味通络诸法。梁教授深刻领悟历代医家对“久病入络”的论述,并施用于临床,治疗顽症痼疾,每多从活血化瘀通络入手,于方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甚至选用搜经剔络、破血逐瘀之虫类药物,如水蛭、蜇虫、僵蚕、地龙等以攻消顽瘀,常奏效验。如梁教授临床治疗一成人still病患者,用汤药治疗使其长期发热得以控制,疾病后期针对其四肢关节肿痛剧烈,活动困难,于方中加入乌蛇、水蛭、蜇虫、蜈蚣等破血逐瘀之品,终使肿消痛解,活动正常,疾病痊愈。

  2.3  新瘀久瘀,各有侧重  梁教授认为新瘀当急清之除之,且不可因循不敢用药,而贻误病机。久瘀则当缓缓消之、化之,癥积辅以行气,瘀未化热当少佐温药以行之,瘀已化热当辅以清热之药;久虚气瘀之人应加黄芪益气化瘀。久瘀之实证,可活血与破血药同用,其量可大。瘀久之人,顽痰死血在体内,久致气血运行受阻,必兼他证,当合而治之。并提出瘀血虚实治疗原则:“通不伤正,补不留瘀,不论初久,均应散血,血散瘀祛,则邪无所依,难于留滞,故久病难成矣。”

  2.4  祛瘀勿忘兼证  瘀血之证常兼有他证,单纯活血祛瘀则难以奏效,所以梁教授也尤为重视兼证的治疗。气行则血行,因而因于气滞者则常配伍柴胡、枳壳、香附、木香、乌药、厚朴等;因于气虚者常配伍补气之人参、黄芪、白术等;兼有毒热时应加清热解毒之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水牛角、羚羊粉等以利于化毒清热;寒凝血瘀则宜加入温经散寒之干姜、肉桂、附子、细辛等以使血得温则行而瘀得化;挟痰者则宜加入化痰之瓜蒌、半夏、苍术、南星等,以使浊痰得化,经脉得通;兼血虚者则宜养血化瘀,宜配伍阿胶、桂元肉、首乌、当归等,祛瘀而不伤正;兼有阴虚者则配伍玄参、麦冬、天冬、石斛、女贞子等以防化瘀伤阴。

  2.5  无形之瘀的判断  梁教授积多年之临证经验,对无形之瘀在临床上的表现归纳为:久病当思之可入络成瘀;临床见有燥渴,却非阴虚、热郁所致,当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