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西方慈善捐赠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慈善捐赠的比较研究
  摘要:比较研究了中西方慈善捐赠的现状,发现其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认为其差异存在着 历史 、文化、社会及 经济 等多方面的原因,并建议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慈善捐赠相关的 法律 、法规及适宜的税收政策促进 中国 慈善捐赠事业的 发展 。
  关键词:慈善捐赠;慈善组织;税收政策
  
  一、中西方慈善捐赠现状比较
  
  1.慈善捐赠规模比较。中西方慈善捐赠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慈善捐赠的规模上。从绝对规模来看,2000年以来,美国每年的慈善捐赠总额都在2 000亿美元以上,2007年突破性地达到3 060亿美元;而2007年,中国通过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进行的慈善捐赠总额约在223亿人民币左右。按1美元=7.2人民币元的汇率 计算 ,该年度美国慈善捐赠的绝对规模是中国的98倍。从相对规模来看,2007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占到当年GDP的2.21%,而该年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不到GDP的0.09%,美国超过中国24倍。从慈善捐赠的重要中介——慈善组织的数目来看,目前美国有超过100万个慈善组织,而截至2000年底中国各级各类慈善组织合起来只有约300个,即便考虑到近几年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一部分慈善捐赠是通过各级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的,两者之间的差距仍是非常巨大的。
  2.慈善捐赠结构比较。中西方慈善捐赠差异还鲜明地体现在慈善捐赠的结构上。从慈善捐赠的来源结构看,美国慈善捐赠中75%以上来自个人,来自公司的慈善捐赠只有约5%;而在中国,来自个人的慈善捐赠不到20%,大部分慈善捐赠来自企事业单位(葛道顺,2005)。从慈善捐赠的流向来看,美国慈善捐赠的主要流向了宗教、 教育 、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领域;在中国,慈善捐赠则主要用于助学、扶贫济困和救灾等方面,尤其是在一些突发性灾难,例如洪灾、非典发生的时候,中国慈善捐赠出现急剧增长,今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的慈善捐赠更是达到了令世人震惊的数额与速度。
  
  二、中西方慈善捐赠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西方慈善捐赠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是现实的起点,而文化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不同的慈善捐赠发展历史和慈善捐赠文化对中西方慈善捐赠的现状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慈善捐赠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的儒、释、道文化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慈善捐赠思想,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中,慈善捐赠往往是作为一种“修身”手段,其对慈善捐赠事业本身的发展并不十分关心。同时,中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中,统治者的仁政和民间的慈善存在着排斥性,按照传统的思想,政府应该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提供者(刘美萍,2007)。因此,从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目标出发,官方对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并不热衷,且态度时常出现反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慈善捐赠整体规模一直不大,也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慈善捐赠事业体系。
  在西方,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形成并发展了比较系统的遗赠、赠与和信托制度,慈善捐赠便从一次性的个案行为发展为常设的公益性基金,而“近似原则”(秦晖,1999)的产生解决了基金运用中的重要难题,这些都对后世慈善捐赠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教会在西方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中世纪欧洲教会组织庞大,结构复杂,势力强大,在“基督之爱”的号召下,以教会为核心,西方慈善捐赠事业得以大规模和大范围展开。受宗教的影响,西方国家人们的慈善捐赠意识一直比较强烈。当教会势力衰落时,世俗王权和民间力量结盟,对民间慈善捐赠仍采取支持以及合作的态度。
  西方社会,受公民社会传统及 现代 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慈善捐赠往往是作为“公民的责任”而进行的个人行为;而在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往往更多强调集体的行动,慈善捐赠主要来源于公司而不是个人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一个反映。
  2.当代慈善捐赠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40多年时间里,慈善一直被作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欺骗人民的工具”、“极具伪善性和欺骗性”的事物看待,是受到国家力量批判的(田凯,2004),因此,慈善捐赠事业在这段时间是被中断的,当代慈善捐赠是在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政府财力弱化等背景下得到恢复的。慈善捐赠最初是被定位为政府职能的一个补充,并且,慈善组织在人员、资金、组织架构上严重依赖政府部门,这使得中国慈善组织缺乏真正的独立性,这就导致中国慈善组织发育缓慢,民众自主捐赠意识较弱,这些都制约了中国慈善捐赠规模的发展。此外,中国慈善组织的现状也影响了民众对现代慈善捐赠的认识,对慈善捐赠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扶危济困”的观念上,慈善捐赠资金大多流向了救灾、济贫等政府最为关注的领域(王则柯,1996),而诸如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科研等领域的慈善捐赠尚刚刚起步。
  在当代西方国家,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非营利组织规模庞大,被视作与政府、市场并立的“第三部门”,而不仅仅是政府职能的补充。因而,作为非营利组织重要资金来源的慈善捐赠事业便得到高度发展。同时,由于对政府和慈善领域职能相对明晰的理论划分,在西方国家,慈善捐赠更多流向宗教、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而不再是对特殊不幸者的施舍。
  3.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差距也是中西方慈善捐赠规模、结构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统计发现,随着收入上升,人口中慈善捐赠者的比例和平均慈善捐赠额都上升,并且当收入超过一定额度时,慈善捐赠会以比收入增长更快的速度上升。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GDP总量30 153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四,但是人均GDP只有2 280美元,排名在100名以后,远远低于美国的45 805美元,不足全球人均GDP的1/3。同样从人均收入看,2007年中国人均收入1 100美元,只相当于美国同期人均收入37 610美元的2.92%。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及其渊源
    止咳中西医各有各的招
    中西医联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
    母猪产后厌食的原因及中西医
    中西医失眠治疗之歧路
    西方哲学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
    浅谈毛泽东思想与西方哲学人
    西方哲学语境中人与环境关系
    西方哲学主题的后现代转向及
    浅谈中西方哲学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