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流行文化元素探因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流行文化元素探因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 主体性人格 流行文化
  论文摘要:主体性人格是当代社会的人格类型,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主体性人格形成的文化背景。流行文化淡化了正统文化的权威性,强化了青少年的自我实现、自我认同及个人本位愿望,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指引与暗示作用。
  文化与人格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一定文化背景活动的人类的行为方式与他的文化背景相吻合,受这种文化的长期影响,这种文化就固化到个体自身,形成符合自己文化特点的人格特征。不同的文化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格特点,主体性人格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人格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流行文化则强化着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界定
  主体性人格是指“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品质,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从人格角度而言,主体性是人的素质与品质的总和,包括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品格;从个体角度看,个体主体性包含着社会思想道德规范个体化和品德实践自觉能动性两个方面。”[1](P2)主体性人格的显著特征是个体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它是现代社会的人格模式。马克思指出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性、自为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质。马克思说人不同于活动对象在于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2](P167)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人能进行“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2](P96)。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够思维,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认识和改造大自然。郭文安教授在《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一书中也指出“现代人与传统人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创造精神的发展。现代人不再迷信某些传统权威和家长意志,而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主人,从而摆脱权威人格和奴隶依附心态,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道路。
  主体性人格的核心在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使人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导,认识到自我的价值,用自我内在的尺度(而不是外在尺度)引导自我发展。”[3](P134)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主体性人格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青少年喜爱流行文化不单纯喜爱它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流行文化是“‘赋义’和‘表达’的过程,带有对抗权威的色彩”[4]。通过对流行文化的追逐,青少年不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给自己重新定位并对自己进行“‘主体性建构’”[5],逐步确立体现时代特征和他们自身特点的主体性人格。
  二、流行文化与青少年自我认同中的主体性特点
  自我认同也称自我同一性,由埃里克森提出,其基本含义是:独立的个体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是对自我身份的确定、自我存在价值和自我生存意义的发现、理解和肯定。“自我认同的核心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观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认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由此还展开出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表征自我意识的侧面。”[6](P106)自我认同的个体以主动性、能动性去观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人生价值,表现出了新的人格——主体性人格的自主性、自为性和独立性特质。
  我国传统社会文化上社会伦理道德嵌入。道德规范是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及参照物,个体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有严格规定,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依附型”人格——个体没有“小我”概念,只有“大我”对家族和君主皇权的绝对服从。传统文化模式下的个体自我认同感不强。中国社会主流政治文化一直占据着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规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政治文化一向提倡的是个人对组织和集体的绝对服从。个体的自我认同方式是对集体做出贡献基础上的精神满足,人生的价值实现是为集体谋福利。可见,传统文化、政治文化下的个体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淡薄,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地位逐渐弱化,流行文化迅速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流行文化前卫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反传统、反常规是其主要特点。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个体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前提下侧重于“主体性”的追求和人格提升。
  流行文化不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眼球,而且对青少年自我认同、青少年主体性人格起到了暗示作用。青少年偶像崇拜就是流行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和主体性人格暗示的回应。青少年所狂热迷恋和追求的偶像——影视巨星是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流行文化的商业性本质使得它在表现手法上讲究公众效应,经过包装的“帅哥、靓妹”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王杰的沧桑、张惠妹的热辣、郭富城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近五年来国内青少年学业情绪
    增强青少年体质与建设人力资
    国学文化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
    简论少年缓刑的适用条件
    浅谈青少年素质教育
    简论青少年犯罪及预防
    浅析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
    社会学视野下的家庭教育与青
    试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社群隔离与闲散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