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学校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           
论学校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教育   价值使命  困境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承担着实现人的身心和谐 发展 的价值使命。围绕这一话题,本文对这一使命的实现所面临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观念、空中楼阁式的教育理论基础、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及结构化的教育机制等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与场所,学校教育则承担着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价值使命。而价值使命的实现则是主体不断改造客体并进而达成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与超越的过程。因此,学校有义务与责任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使学生丧失自我。学校也不是官场、 企业 ,或者是简单的 政治 或 经济 工具。但现状表明,学校教育价值使命却在被逐渐扭曲、异化,越来越社会化、政治化与市场化,而学校已不再是纯洁的知识圣殿,而像一个试图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店”,并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自身的文化意蕴,因而在实现其教育价值使命中陷入困境。 
  一、 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观念 
  功利主义又称功用主义、乐利主义。功利主义继承、发展了 历史 上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的伦理传统,认为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是一种个人利益,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很显然,功利主义把个人利益看成唯一现实的利益。实质上,这是一种更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伦 理学 说,这种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致使学校教育越来越“标签化”,逐渐变异。首先,学校出现了“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一般学校”及“薄弱学校”的区分。这就人为地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等,在造就一部分精英的同时,却产生了大批教育上的失败者。教育不均等带来更多的是学校之间不正常的竞争,把学生高分考取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办学的唯一目标,甚至是最高目标,而与教育的本质要求发生了背离。其次,学校内部出现了所谓“快班”与“慢班”、“好班”与“差班”。这意在发展一部分人,而延缓或扼杀另一部分人,也无疑背离了教育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正如美国学者古登莱德所言:“本世纪我们的时间大多花在同质分校分班,但却失败了——我们何不试试异质分类。让我们把儿童安排在一起,虽然他们是有差异的,但却正是这种宗教的、民族的、能力的、性向的、兴趣的、需要的广泛差异,才可促进每个儿童的学习、相互理解与充分发展。”再次,学生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别。“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教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内容;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内容,但算不上‘好学生’。”“这些使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法定的l0年到l2年的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的遭受挫折与羞辱 ,他们的自我与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圈可见,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给学校教育价值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没有很好地体现学校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没有使学校真正成为锻造人的地方,也没有完全体现学校教育自身的内在价值追求,而是使学生更加功利化,更加趋向于浮躁与世俗。人的“圣洁性”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遮蔽。 
  二、学校教育的 科学 主义 
  20世纪初期的“科学管理运动”无疑是对工厂管理进行的革命性变革,使得“科学管理思想”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学校也在有意无意中通过借鉴、发展,促使整个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成了“工厂”,学生成了“产品”。美国学者迪戈蕾指出:“20世纪初,教育家们开始像办工厂那样去办学校,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学校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是从工厂车间直接移植到学校教室里来的。现在,保存记录、制订课程表、布置教室、划分学期、安排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管理制度、教学和年级划分等都实现了标准化。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都有详细、准确地写明如何行事的手册。质量控制和可以互换的观念从工厂引入到了学校。”尽管教育有了较明显的变革,但学生通常还是做练习、记诵教科书,学校中没有给学生的心灵发展留出更多的位置。这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导致科学主义课程 目标的出现。随着科学化运动在学校中的开展,人们对科学更加崇拜 、信奉甚至是迷信,以至于科学主义理性观渗入到课程开发理论之中。比如,课程首先把人的行为分解还原为特殊的机械技能,而后按照这些技能要素来确定课程目标的要素。这使得课程目标在还原为一系列活动目标时便受到肢解,同时,课程 目标在预设之前又割裂了目标与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消解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其二,标准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主要体现对“物”的规范和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把对“物”的生产与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一致、统一,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变成缺乏生机活力、死气沉沉、没有创造性可言的所谓的“物”了。其三,管理主义浮现。管理主义本身隐含一种价值取向:即促使事物走向其反面,管理也不能够实现对其本身内涵的维持与维护。正如日本学者尾关周二所言:“ 现代 孩子们游戏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影响今天全部生活的管理主义倾向。特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因担心‘丧失游戏’而主张恢复孩子们的‘游戏权’,学校等也对学生的游戏进行指导。在这种场合下导致了‘管理下的游戏’,它反而可能损害孩子们游戏本来的丰富多采性。”“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们在成年人规定的框框内进行游戏由于伙伴间相互交往感到紧张,削弱了交流的气氛很可能失去游戏的精华。”管理主义主要包括两个原则,一是书写中心主义,二是可算度性。前者“意味着权力越来越要通过书写来行使,知识越来越多要通过书写来专递……因此,我们所有运作要有教科书、手册、计划.、资料、设计、图样、备忘录、预算、帐目、分析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试论技工学校机械制作的指导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能教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能教
    农村学校田径运动课余训练浅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
    浅议网络技术在院校教师继续
    关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思索
    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