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如何挖掘历史新教材中的知识           
浅谈如何挖掘历史新教材中的知识
   论文 关键词:挖掘  历史  新教材 知识
  论文摘要:新历史课本的颁行,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教材的颁行,具体到每个执教者也必须拿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主要运用了 文献 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挖掘历史新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历史新教材颁发以后,教材结构和形式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是活动课和单元拓展的设置,是可以有选择地完成的,其二特色是地图、图片和图画的大量使用,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和文物图片学习历史的本领。笔者根据对新 教育 理念的理解以及对新教材的探讨,从以下几方面来配合对新教材知识的挖掘和使用。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1 让引言巧妙登场
   
  1.1 在讲授新课时,把引言作为导语,结合引言,导入新课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许多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的引言是这样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但在近代和 现代 ,他却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 这样的课前提示就是以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1.2 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作为教学提纲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本线索,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授提纲。如:《 中国 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衰落的?下面的课文会启发你。”这段文字就提纲挈领地说明了本课讲述的内容是汉朝的兴衰史。 
  1.3 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如《改革开放》中,这样提到:“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 农村 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既提出了本课的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间接地提出了难点“如何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发展 的 规律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要让学生认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掌握这种政策带来的积极性。交待清上述 知识,学生对本节的重点也就掌握了。对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材料,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获得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 可利用引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视野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左有图嘉峪关)左图是甘肃嘉峪关的雄姿。河北山海关与它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在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这则图片与文字组成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嘉峪关的知识,也就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了明长城。
  总之,引言既然是为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服务的,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引言的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引言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历史学习中照耀前行道路的启明星。 


   
  2 让插图不再寂寞 
   
  2.1 以图开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端,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课堂中的引导 艺术 ,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通过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水到渠成地进入到本课的主题学习上来了。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2.2 以图开路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历史 课中的许多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这些插图刺激性强、变化性大、形象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图来突出重点。如《外交事业的 发展 》一课,讲到了20世纪70年代, 中国 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等,但是,单凭这些文字资料,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外交事业的巨大发展,根据教材设置,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三幅图“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并用语言加以渲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终于在联合国大厦前冉冉升起,这不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骄傲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高一化学如何做好与初中化学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