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 摘要:建设有 中国 特色的文学理论是当前理论界的重大 历史 课题。近几年来对此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进展。本文从历史回顾、“特色”内涵、理论框架及总体现状诸方面作了综述研究,从宏观上见出其概貌特点和时其加以总体评价,为今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莫定了新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 文学理论 建设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近年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研究在学术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发表了一系列卓有见地的文章和著作,为建设特色理论打下了一定基础,值得 总结 。本文特对此作一综述。
  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研究
  这一课题是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当时应杰、安伦针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状况指出:“近几年来,有许多人用教条主义的方式去学习苏联的文学理论,而不顾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实际”,因此不能成为“中国的花朵”。在此基础上,周扬于1958年在一次讲话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命题。这对于克服当时来自于前苏联的教条主义影响,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但在此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时代的原因,没有取得应有的积极成果。
  进人80年代以后虽然掀起了文学理论研究热潮,但对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只是进人重新探路阶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只是初步的。
  到90年代尤其是最近几年在此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 发展 。有的从宏观上进行研究,有的则从微观方面展开研究。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董学文的《谈谈“中国特色”x(1991),《关于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1996)、蒋孔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1995)、曾宪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1996)、杜书浪、毛锋《东方诗学与东方批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文艺学的对话》(1996)、钱中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1997),董馨的《概念与范畴:建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大厦的理论基石》(1997)、张海明的《古代文论和 现代 文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思考》(1998)、萧君和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1999)、李金松《文学理论要中国化》(1999)、傅腾霄的《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2000)、顾凤威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考》(2000)、周忠厚的《关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体系》等等。其中周忠厚一文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体系的中心范畴问题,认为不应以“形象”为中心范畴,而应以“审美情感”为中心范畴。并从文艺理论史和理论本身作了考察,他认为,第一,审美情感是文艺作品的本质特征所在;第二,作为特殊生产的 艺术 生产,要“使情成体”,是一种为审美情感建造物质外壳的实践活动;第三,文艺作品的分类原则也主要是以审美情感的状态来确定的;第四,文艺作品传达的是文艺家的审美情感,文艺欣赏者接受的也是文艺家的审美情感。这为建构体系找到了坚实有力的出发点。萧君和一文,则从宏观上进行了系统深人地研究,把命题分成:(一)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逻辑基础,其中包括理论指导、价值取向、理论特点和 哲学 基础四方面;(二)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逻辑支柱,其中包括主体理论、学科特质、建构原则、逻辑起点和学科形态五方面;(三)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逻辑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绪论和十二章五十三节的具体内容。可看出它在体系上的丰富性、严谨性和开创性,值得我们深人学习和发展。从总的研究路径来看,陈骏涛认为共形成了三个分支: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寻求“当代形态”;二是中国古代文论实行“现代转换”;三是西方现代文论“中国化”。从时间上说,对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从提出至今已有50年多年的历史了。而今天我们之所以对之投以钟情的一瞥,倾大力加以研究,实在是由于我们的文学理论在世界文学理论舞台上没有多少自己的声音这一尴尬境地逼迫所致,实在是我们的文学理论需要重新整合和发展所致,实在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的深切召唤而情不能已所致。
    二、那么,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呢?
    我们说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呢?目前学界仍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民族性”,有的强调“社会主义”性、“马克思主义”性,也有的强调两者的结合。汤学智认为,所谓中国特色,归根到底,就是指由中国学者所创建的具有独立品格的理论系统,关键是要有属于自己的声音。这种理论应该具有原创性、体系性和普适性。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董馨在《概念与范畴:建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大厦的基石》一文中则认为:对中国特色要有高瞻远瞩的理解,应该把中国特色理解为历时态的概念,蒋孔阳先生曾说“对‘中国特色’不要作狭隘的理解,也不要作固定的理解,而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就是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行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不同的时期应给中国特色添换增改不同的发展了的内容。
  董学文指出:“文艺理论的‘中国特色’不等于文艺理论的‘民族化’概念。‘中国特色’应该包括比‘民族化’更深广的内涵。把‘中国特色’仅仅归结为‘民族化’,这种理解是偏狭的。”
  周可认为,中国特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这种理论的民族特色,二是作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的文艺的根本属性与基本精神,而且后者更为重要。因此,“所谓有‘中国特色’主要应指那种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符合亿万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心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
    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
    加强能力建设创新工业统计
    试论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
    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承
    论咨询设计在城市轨道交通建
    试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问题
    浅谈综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