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           
浅谈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

  讽谏是“诗人救世”的最重要的武器,切谏(即直谏)比谲谏更具有战斗性和杀伤力,因此,《正义》反对谲谏,主张切谏。孔颖达等在《正义》中表现了明确的态度。《诗大序》主张“主文而谲谏”,郑玄笺之日:“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正义》批评说:“谲者,权诈之名,托之乐歌,依违而谏,亦权诈之义,故谓之谲谏。”这里,《正义》揭露了“主文而谲谏”虚伪和权诈的本质。而《正义》所期待的是“忠规切谏,救世之针药”。在《节南山》疏文中,孔颖达等反对王肃所谓“礼,人臣不显谏”之说,褒扬切谏。孔颖达等认为,当国家处在紧要关头,为人臣者不显谏,就是包藏祸心。因此,极力盛赞和推崇祖伊和家父等“尽忠竭诚,不惮诛罚”、“披露下情,伏死而谏”式的切谏行为。《正义》充分发掘《诗》中潜在的精神资源,竭力彰显切谏思想,业已冲破了温柔敦厚的传统《诗》学的束缚,将谏诤提高到最高的层次,也将《诗经》的谏诤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唐太宗贞观开明时代赋予的责任;这是孔颖达忠直敢谏,“死不足惜”精神品格的凝铸:这也是初唐朝臣上下一心.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思想的结晶。《正义》倡导的切谏思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成为任何时代无法逾越的高标.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永恒的象征。
  《正义》的编撰者们,不仅在 政治 中自觉贯彻和实践切谏的思想,与贞观朝臣一起,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国家蓬勃兴盛的局面。而且,将这种思想自觉贯彻到《诗经》和其他经典的阐释中。如,《正义》在《召曼》疏中对阉人的批判:
  ……故知阍是奄人之官名也。奄者防守门阁.亲近入主。凡庸之君,暗於善恶,以其少小惯习,朝夕给使,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且其人久处宫掖,颇晓旧章,常近床第,探知主意。或乃色和貌厚,挟术怀奸;或乃捷对敏才,饰巧乱实。於是邪正并行,情貌相越,遂能迷罔视听,因惑愚主,谓其智足匡时,忠能辅国,信而使之,亲而任之,国之灭亡,多由此作。故诗人责王远贤者而近刑奄之人也。原其本心,不欲灭国,但所谋不当,灭国之道也,故谓之谋灭王国也。(《大雅·召曼》“昏栎”《笺》疏)阉人即宦官,最容易乱世误国,《正义》深入地分析了阉人误国的本质。
  《正义》说,阉人很容易亲近人主,很容易获得人主的信任。又以其特有的伎俩,“迷罔视听,因惑愚主”,人主从而“信而使之,亲而任之”,以致“国之灭亡”。这段疏文,可以独立出来.作为一篇精美的政 论文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阉人卑鄙行径的痛恨,告诫人主要提高警惕,不要为阉人“色和貌厚”、“饰巧乱实”所迷惑,《正义》以古匡今,展现了耳提面命式的剜切的救世情怀。
  “诗人救世”说,是初唐儒者自信的张扬,其理论意义在于:首先,肯定了《诗经》的社会实践价值,《诗经》就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救世之作,这样就使《诗经》接近现实,引起大家的重视,提高它在经学体系中的地位;其次,就《毛诗正义》的阐释实践而言,它必须贯彻这个原则,从《诗》学中阐释出匡救时弊的道理来;从文学创作而言,《正义》明确地赋予作家创作以“救世”的使命,这是一个明确的官方理论导向。总之,“诗人救世”说的提出,是初唐儒者《诗》学思想的落脚点.并且具有重要的谏诤力量和文论价值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
    浅谈修复管道泄漏在石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