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哲学思考           
浅析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哲学思考
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美国早拟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建立“ 论坛 ”形式的磋商机制。国际形势分析家认为,美、澳是要纠集日、韩等国成立一个针对中国的“小北约”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事实上,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美国“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中美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中国要赶上美国,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过程,不可能一域而就。美国部分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上大做文章,就是想逼我就范,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是中美之间竞争或冲突的根本原因。但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合作,而不应是冲突,这是由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利益决定的。
    三、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群众基础 
  前述国家利益中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全民利益的三个层次是各不相同的。从总体上看,或者从长远看,当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全民利益出现矛盾时,国家要以全民利益为第一考虑,其次是集体利益,最后才是个人利益。但是,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其执政者又是具体的个人或具体的集体。个人,特别是掌握极大权力的个人,其文化因素、思想倾向、个人欲望等,必定要对该国的对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能够决定个别的具体事务,从而导致该国的对外关系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是他们最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国外交的总方向。国家的主要领导者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态度最终必须适合于自己阶级的基本利益。而国家作为管理社会生活的独立机构,尽管它实际上并不真正代表社会的普遍利益,但它仍须在统治阶级利益与全民利益之间寻找平衡,即使它以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胃充全社会的普遍利益,它仍须对全社会的普遍利益作出曲折的反映,否则,其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将难以保证。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基于各自的利益多寡而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存有不同心态,但保持中美关系不至破裂,从总体上说,符合他们输出资本、转移劳动密集型 企业 的经济利益。因此,美国总统不可能仅仅依其个人好恶等主观方面的原因而使中美关系大倒退。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决定着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小布什上台后,很快施展其鹰派作风。与克林顿不同,小布什最初认为中美之间不可能建立起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为此,他及度在台清、西藏等问题上“玩火”。2001年4-5月,布什政府宜布向台清出售近60亿美元武器,紧接着发表“不惜一切保卫台清”的言论,将一年一度审议对台军售改为“根据需要随时审议”,还允许陈水扁“过境”美国并会见国会议员;2001年5月23日,即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纪念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办公时间会见达赖喇嘛。这些反映了小布什个性强硬的一面。事实表明,这种鹰派做法在国内外都碰壁,它不得不有所退却。美国推行精权主义的政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不管小布什喜欢不喜欢、愿愈不愿愈,他都必须面对世界,从激进路线向中间路线转移。当然,这种转移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会一帆风顺。
    中美撞机事件后,中美关系跌至低谷。为了改善两国关系,两国人民作了不懈努力。正是在两国人民的推动下,美国政府逐渐改变其敌视中国的立场。2001年7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强调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中美关系由此出现缓和迹象。9月,美国遭恐怖分子袭击后,美国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比发展NMD, TM更为重要,对美国威胁最大的不是美国以前所界定的“无赖国家”,也不是他们的“潜在敌手”中国,而是越来越猖撅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这种认识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使两国关系走出低谷,并进一步得到改善和加强。可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群众基础。
    当前,人民群众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日益增大的趋势,表现在:国家政府已不再是进行国际交往的惟一渠道,多种多样国际社会行为主体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联系、交往,这也对各国政府的决策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除政府代表国家进行的交往以外,还有各种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非官方精英人物、一对矛盾,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属性,不能只讲同一性而无视斗争性,也不能只讲斗争性而无视同一性。一般说来,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要经历一个从不平衡到大体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运动过程,在这运动过程中矛盾则具体表现为差异、对立、对抗、转化等不同发展阶段6从 历史 上看,中美关系已经历过这四种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中美关系的发展仍不稳定,解决中美关系应坚持求同存异、放眼未来的方针。中美之间“求同存异”是指中美双方应尽力培育中美矛盾中的同一性,抑制其斗争性,促使中美关系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当然,同一性与斗争性是同一矛盾的相互联系的两个属性,同一性需要斗争性来体现,因此,扩展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配合。我们讲“求同存异”,即追求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保留国家利益的对抗性,而不是无视国家利益的对抗性。一因此,在求同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制造麻烦,不主动引起冲突和对抗;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害怕对抗,对于麻烦制造者,我们也要进行有理、有利、有力的斗争。“求同存异”本身即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一味放弃斗争,将“求同”视为“混同”或盲目附和、不分是非、无原则的苟同,只会破坏同一,导致中美关系倒退。放眼未来,是说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结束过去那些不愉快的历史,树立发展两国关系的信心,一切向前看。冷战后,中国政府提出对美关系四项原则,即“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这四项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放眼未来的战略眼光。
    在中美关系中,中国是较弱的一方,中国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浅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
    浅析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管制政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政府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型式设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