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综合档案馆发展           
浅谈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综合档案馆发展
赫所开创的社会记忆理论研究取向不仅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而且也以其理论研究的深刻性和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对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理论界对社会记忆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理论成果也因其独特的解释力而日益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社会实践中。
  1.2 档案与档案馆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那么,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视角出发,档案以及集中保管国家与社会重要档案的档案馆,在社会记忆建构中有何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档案是承载与传递社会记忆的工具。社会记忆理论认为,“社会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描述,而是对过去的重构。“社会记忆”是集体情感、心理的重构,不是史实本身,所以“社会记忆”不能同史实画等号。社会记忆由人群当代的经验与过去的历史、神话、传说等构成,借由文献、口述、行为仪式(各种庆典、纪念仪式与讨论会)与形象化物体(如名人画像、塑像以及与某些记忆相关的地形、地貌,等等)为媒介,这些社会记忆在一个社会中保存、流传。因此,作为一种固化信息的档案本身不是社会记忆,而是一种承载社会记忆的工具与传递社会记忆的媒介,这一功能主要源自它承载着一定的文字、图像等记录符号。符号的意义代表了一定客体的信息内容,它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指称而实现着客体信息与主体思想之间的相互转换,充当着主体观念的掌握客体的中介。它能够以具有共同的、普遍意义的感性形式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凝固起来、固定下来并得以延续和传播,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的人类活动相互联结的纽带。档案本质上就是人们为了辅助记忆与保存记忆而制造出来的,作为一种符号的载体,记录着特定的历史事实内容,从而在社会记忆的建构中具有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档案学者形成了共识:档案在文化记忆、个人记忆和基因记忆的遗忘、构建、重构和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寻找遗忘记忆和发现过去记忆事实真相的重要载体,是知识的存储器,是知识咨询和转换的媒介,是保护过去、记录现在和联系未来的桥梁。这是对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作用与意义做出的最佳阐释。
  第二,参与社会记忆建构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社会记忆是人们的共识,是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建构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个体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
    从人本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