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综合档案馆发展           
浅谈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综合档案馆发展
合档案馆必须同影视公司、电视台、出版社、网络公司与旅游公司等商业性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文化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
  2.2 资源竞争策略。社会记忆构成了人类文明延续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正是这种记忆信息的贮存、管理和传播的制度化体现。对于档案馆、图书馆与博物馆等社会记忆的收藏机构来说,藏品就是资源,藏品的质量、种类以及规模决定着收藏机构的社会竞争力,藏品的质量高、种类多、规模大,对公众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就会越大。因此,档案资源是综合档案馆参与社会记忆建构的必要条件,获取更多更好的档案资源是综合档案馆一切工作的根本立足点。虽然,我国综合档案馆一直奉行“馆藏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馆藏标准,但实践情况却令人担忧,远未达到上述标准的要求。馆藏数量不多、内容单一、种类不全等问题,在各级综合档案馆中普遍存在。当前,在社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繁荣兴旺的大环境下,各种文化机构之间竞争激烈,都在积极改善自身服务,拓展社会功能,提高社会影响力,以寻求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倘若综合档案馆不改变狭隘的收藏思路,仍然恪守现有的收藏模式,其馆藏资源将丧失优势,社会功能将日益萎缩,社会定位将会越来越边缘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会越来越尴尬。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避免逐渐被边缘化的厄运,综合档案馆必须尽快转变收藏观念,改革收藏模式,推行资源竞争策略。一方面,综合档案馆必须树立“大档案观”,改变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极力实现来源的多样化,大量收集反映社会各个层面活动的档案材料,特别是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生动素材,从而实现馆藏来源多元化,增加所收藏“社会记忆”的广度与厚度;另一方面,综合档案馆应该树立“大收藏观”,即突破仅仅收集与收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的做法,同步收集一切与社会生活和文化有关的各种材料,如家族谱牒、口述档案、民间文献等,积极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争夺文化资源,不断丰富自身的馆藏,从而确保在社会记忆建构中处于优势地位。
  2.3 贴近民众策略。贴近民众策略就是指综合档案馆要面向社会,走近公众,为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维护自身权益和日常生活服务。而其核心又在于要广泛收集社会大众的记忆材料,构筑贴近民众的馆藏结构,并确保这些记忆材料能够被民众公平、便捷地获取和利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全民、全社会更多地参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
    从人本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