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论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           
试论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
合作社(RCCs)进行了总体概括,指出贫穷落后地区往往陷入一种怪圈: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单位资本收益低下,储蓄利率水平很低,较低的投资水平,导致地方经济缺乏动力,农户的信贷状况也很不理想。中国银监会(2007)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人均贷款相差近8倍。史清华(2006)的研究表明:在农户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农户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关系,农户经济越好银行越支持,否则越不支持。温铁军(2004)指出了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朱喜、李子奈(2006)通过对2003 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农户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他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非常困难。
  同时也有学者从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风险,农户缺乏担保和抵押角度来分析农户信贷困境。林道亮(2007)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致使农户向其借贷的意愿减弱。元新敏(2007)从农业的角度认为农业的弱质性(收益低、风险高)使农户产生“融资惰性”,同时建议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元新敏,2007),实施农村联保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魏灿秋,2005)。
  但是,以上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理论研究往往以新古典范式中的理性预期为基本假设,将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完全置于“纯粹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抽象演绎,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简单处理化了,排除了信贷主体的心理因素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
  当然也有学者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农户贷款困境进行分析。如Ribble,W.LEigh(2006)剖析了中国湖南省的农村合作基金(RCFs)失败的原因,认为由于某些农户的知识水平局限和认知偏差以及懒惰等不思进取的态度,会导致其投资项目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张荔、田岗(2006)的研究发现,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这种对于贷款使用的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约束。任宝明、张克军(2003)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
    试论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
    试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问题
    试论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相关
    试论利用新型纤维形态分析仪
    试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
    试论框架结构的常见质量问题
    试论如何确保工程里施工物资
    试论桥梁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