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保税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促进性研究           
保税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促进性研究
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足于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从目前上海的三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三区”)的运行情况出发,分析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一)监管职能分离分立,通关速度慢,不利于贸易便利化发展
  货物通关监管涉及部门多,相互之间分离执法、权力分割,影响通关速度。1海关与商检的监管分离。货物的进出口由海关和商检分门把守,企业 报关时,同样的内容要填写两次,分头报送,两个部门分头检查。不仅给企业增添了不少麻烦,而且实际上延缓了通关速度。2“区”、“港”海关独立执法。根 据我国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方法,只有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是由一个海关统一监管,而保税区采取的是港口和区域分属两个海关监管,以转关方式实行监管衔接的管 理。因此,在“三区”中最典型的是外高桥保税区,虽然紧邻外高桥港口,但港区和保税区海关分设,企业报关须报两次,两个海关也须分头检查。即便是保税区国 际中转的货物也需要两次报关,货物由境外进入保税区时采取的货物备案与区外进出口报关在程序和效率上差别不大。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3区间保税监管货物流转管理复杂。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和开放度来看,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比保税区的等级高,而且海关对区间保税货物的流转按照转关处理,造成了区间保税货物流转的手续繁琐,税收征管复杂,给区域之间的企业合作带来不便。
  (二)企业经营成本高,软环境不足,不利于吸引外贸企业集聚
  1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税负过重。在市场准入方面,三区包括外高桥地区设立贸易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的门槛比较高,经营范围限制较严。在税负 方面,运输、装卸、仓储、保险等领域,都属于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征税是征营业税,就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产业链上的企业税负很重。过高的准入门 槛和过重的企业税负将不利于保税区吸引贸易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集聚,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辐射能级。
  2软环境建设存在不足。三区的规模和硬件环境在国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通过保税物流进出口设备
    东盟经济贸易区对广西上市公
    和谐体系:我国保税区向自由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
    建设“钦州保税港区”的区域
    衢州地区对外旅游经济优势发
    天津保税区与巴拿马科隆自贸
    中国开征环保税的可行性分析
    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与建设意
    重庆设立保税港区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