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
后通过对价方案的实施,国家股可以从绝对控股降为相对控股,并且随着全流通的逐步实现,股权结构将逐步转变为控股股东相互监督控制的相对集中型,这种较为理想的股权结构比例,有助于健全企业的制衡体系,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股权分置改革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
  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的优化是最直接的,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治理机制将会带来以下的影响。
  第一,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大股东的行为动机。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管理层和投资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大股东的利益和股价挂钩,损害上市公司的不平等交易行为将会影响到大股东的利益,因此这种交易将会有所减少,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也会减少;全流通市场下,大股东利益与市值挂钩,市值放大效应、财富效应会吸引大股东更想去做大做强公司而非去掏空公司;非理性的融资选择客观上将影响股票价格,大股东的股票价值自然会受影响,这实际上形成了市场化的融资成本机制,将使大股东的融资行为更加理性。
  第二,股权分置改革将加强市场外部的约束监督机制。股权分置改革形成了市场化的资产评估标准,购并重组成本完全市场化,程序透明、市场效率提高。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收购的限制更加宽松,使得收购的方式和支付手段灵活,也增强了相关法规的严谨性、完善性,让机制更加健全。同时,股改后的公司股权比较分散,如企业经营不善,股价就会下跌,敌意收购和代理权争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上市公司将时时感受到被举牌或控制权争夺的风险,外部市场约束机制会加强。
  第三,股权分置改革将影响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2006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上市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这样有助于上市公司完善高官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大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管理人员和大小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促使经营绩效提升。
  第四,股权分置改革给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带来变化。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国资部门的工作更加商业化,资本运作功能更强,促进国资委直接持股、直接行使股东权,这将进一步缩短委托-代理的链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
  (三)股权分置改革将会提升企业的绩效
  公司的绩效高低主要体现在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上,这主要取决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相关
    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退出机制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比较
    股权激励下经理人机会主义行
    简论认股权证与公司融资决策
    论公司僵局救济之强制收购股
    关于我国股权激励现状及对策
    基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中
    综合商社的商业投资股权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