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际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际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我们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全体人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坚持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密切关注和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注重结合我国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随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潮流。紧紧瞄准世界生产力、科技、文化等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验,使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党的实践经验证明,凡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否则,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始终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善于应对世界各种风险和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通过世代传承积淀在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大变革的今天,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弘扬中国历史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进出
    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
    新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
    国际人力资源 发展趋势分析
    教育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国际比较
    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
    试论西方文化视域下人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