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资产减值理论分析           
资产减值理论分析
系实施后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二)资产减值基本理论
  相比较盈余管理动机研究,资产减值基本理论研究文献较少。张为国和赵宇龙(2000)主要介绍了FASB颁布的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概览情况;周中惠和罗世全(2000)的研究认为,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计量上需要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属性,资产减值的计量符合这种计量要求。毛新述等(2005)明确了资产减值属于资产的后续计量,与资产的初始计量——历史成本计量不同,因而主要采用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
  总结上述文献,关于资产减值基本理论,尚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资产减值准则涉及的计量概念及其应用上继续研究。
  
  三、理论模型
  
  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探讨资产减值的理论问题。笔者将时间分为过去(past)、现在(now)和未来(future)(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两期的情况,时点分别为-1,0,1,假定没有“流动性”问题。财务会计报告是报告“现在”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报告“过去到现在”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一)定义
  按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定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假定企业在时点-1时购入某项资产A,其购买价格为PA,在时点1资产A到期,企业进行处置。
  定义1: -1时A的入账价值为V-1,0时A的账面价值为V0,1时A的账面价值为V1。
  定义2:-1到0期间的折现率为rp,0到1期间的折现率为rf。
  根据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的不完全合同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定义,将特定权利的定价定义为资产A在企业持有期间带来的经济利益,将剩余权利的定价定义为资产A到期处置带来的经济利益。
  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总部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分析
    浅议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主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几点研究
    资产管理电算化浅议
    浅议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升值
    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
    对高校固定资产科学化管理的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