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乐记》艺术本源论的几个关键词           
《乐记》艺术本源论的几个关键词
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记•乐本篇》)
  (一)心 、性、 情、 物
  《乐本篇》,开篇就讲音乐的起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此处的“音”不同于“音乐”,相对于“声”和“乐”。(关于这几个关键词,后文会详细讲到)“音”是由人的“心”所产生的,即“心”是“音”得以产生的重要渠道。
  在《乐本篇》中13次提到“心”:“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等等,同时还把“心”分成不同的层次:有“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看来揭开“心”的义理,才能揭开《乐本篇》论乐起源的真正内涵。
  音乐到底如何产生呢?首先要有“人心之动”,此处的“动”是“音”得以发生的关键所在。何谓“动”,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动作、活动、运动”等意义。这个“动”不是指肢体、动作之“动”,而是“心”的动,心如何能动。我们平常理解的“心”是西方解剖学意义上的主管血液循环的那个怦怦跳动着的器官。翻阅古代典籍,我们会发现,古人所指的“心”是指一种能够感应万物的感知系统。我们把它称为系统,就是指它的无形和无相,不是一种能够摸得到和看得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西游记》中的宗教文化
    《史记·五帝本记》文学考
    对笛福及其《鲁滨逊漂流记》
    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从《史记》谈我国文明的源流
    《游褒禅山记》《六国论》语
    反腐倡廉教育片《逃亡日记》
    《西游记》文化旅游节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