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歌唱音色的声学研究综述           
歌唱音色的声学研究综述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摘要:音色,作为乐音四要素之一,是一种能将音高、音强和音长相同的2个音区别开来的声音属性。声乐作为一门音乐表演艺术,最终是建立在声音基础之上,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对于歌唱色彩的追求也各不相同。从听觉表象而言,民族唱法音色明亮,靠前,美声唱法音色柔和、靠后。对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往的研究多从歌唱生理发声和艺术表现等角度论述。本文拟从音乐基础学科——音乐声学作为研究视角切入,以时间为序对国内外从音乐声学角度论述歌唱的文章予以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并予以相关评价。
   关键词:歌唱音色 歌唱声学 歌手共振峰
  
   一、歌唱声学研究综述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将既往研究文章大致分为歌唱声学基础性研究、歌手共振峰、艺术嗓音声学特征、唱法比较研究、歌唱技巧、声乐教学研究等方面。
   (一)、20世纪30—60年代的研究
   1、歌手共振峰研究方面
   从音乐声学角度研究歌唱,“歌手共振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量,目前认为歌手共振峰研究的先驱始于美国巴尔的摩音乐学院的巴塞洛缪。他于1934年在西洋歌剧唱法发声声谱上发现一个异常突出的共振峰。对于男声来说,它的频率在2800—2900Hz;对于女声来说,频率在3200Hz。后来巴塞洛缪将这一成果发表于《男声优美歌唱音色的物理定义》中。文章指出美声良好歌唱的四个物理特征,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在500Hz或500Hz 附近频段存在相当强的泛音(低频共振峰),在2800Hz附近(2400Hz至3200Hz频段)存在相当强的泛音。所以巴塞洛缪总结出:“歌唱中最好的鸣响效果,即为男声为2800Hz、女声为3200Hz的共振峰。这也就是美声唱法所追求的“焦点”、“高位置”、“头腔共鸣”等等说法在物理学、声学上的定义。”
  自19世纪以来,解释人体发声的问题,一直建立在亥姆霍兹的理论基础上:“即人的声带是在气息的振动下,以弦的方式振动,并产生一系列的分音,其中以基音为最强,第一泛音次之,然后依次类推,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歌唱发声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论意大利美声学派中正确的歌
    论萨克斯管外在因素对音色的
    浅谈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
    浅论培养学生建立良好歌唱状
    民族唱法的歌唱语言
    浅论小提琴的音色及其训练
    笙音色探究
    歌唱“八一”
    论感觉意识在歌唱教学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