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计算机编程课程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学探索           
计算机编程课程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学探索
宗旨。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主任徐淀芳对三维目标内涵和结构的理解进行了阐述:第一维是“知识与技能”。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概括总结,而技能则是与其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概括化结果,是知识的外在价值。第二维是“过程与方法”。过程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方法是指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第三维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2.教学内容滞后,教育环节脱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应该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技能,并不断增强其实用性和应用性。计算机教育却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有些科目的教学内容与原来的教学内容相差无几。因而,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特点,提倡一种“少理论,多实践”的教育形式,多开设一些具有实用性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践课程。另外,教学内容的脱节也是一大问题,主要是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脱节。很多学校都是在大学的前两年开设一些基础课程,后两年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然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导致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当前的计算机教育多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即先理论后实践的教育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但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并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碰到实际问题不会首先从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着手,而是直接入手解决问题,从而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脱节。
  
  三、计算机编程课程理论与实践统一教学的尝试
   针对计算机应用本科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本科的教学于2006年开始了初步的尝试探索。例如在Java程序设计、网站开发、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等课程中,实行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学模式:(1)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理论中学习编程,在编程中发现问题,学以致用,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2)在期末的考核中,摒弃了传统的理论考试,而采取&ldquo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计算机数控机床改造应用研究
    浅析计算机软件可靠性设计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
    试论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
    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
    试论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
    浅谈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
    浅析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中
    浅谈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
    试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