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台湾光复与钓鱼岛列屿的法理回归           
台湾光复与钓鱼岛列屿的法理回归
鱼群岛不是琉球领土。然而琉球和中国的‘任何一方’也丝毫没有写到那里不是中国的领土。诚然,在陈侃使录中,只表明了到达久米岛之前的赤居、黄尾、钓鱼等岛不是琉球的领土,但它们是哪国的领土呢?从这几行文字中不能说明什么,但郭讲到赤屿是琉球地方的界山。这个“界”是琉球地方与何地的分界呢?郭从中国的福州出航,经过了花瓶屿、彭佳山等中国岛屿,又驶过了许多中国人早就知晓的、冠有中国名称的一个个岛屿,到达了这个列岛的最后一个岛屿——赤屿。郭在此想到如果顺风再行一日便可看见琉球领土久米岛了,回首望来程感慨道,这个赤屿就是与‘琉球地方分界’的岛啊。这个“界”肯定是与他离开的、现又远隔座座小岛的那个国家,即中国的分界。如果把这牵强附会地说成是琉球与无主地的分界,那他一定是对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过于无知了。如此看来,陈侃在到达久米岛之后才说这里是琉球领土。这也不仅仅是廖廖几个字,而我们应该抓住他记述整个航程的文脉——从中国领土的福州出航,经过许多中国岛屿,到达久米岛,这样一来就可以看清,他认为从福州到赤屿是中国的领土。这对他及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他不会想到要特意写出来这里是中国领土,而到了久米岛后,正因为他想到了这里已不是中国领土,而是琉球领土了,才有意记上一笔。”
  
  在陈侃之后,许多出使琉球及日本的使者都提到明朝与琉球的分界。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郑舜功出使日本,归来后撰成《日本一鉴》一书,书中记载:“钓鱼屿,小东(即台湾)小屿也。”此文认为钓鱼屿是台湾的附属小岛。嘉靖四十年(1561年)问出使琉球的使者郭汝霖于出使琉球,其《重刻使琉球录》日:“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见姑米山(久米岛)矣。”其中“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一句明指赤屿为福建与琉球交界处的镇山。同年,郑若曾所著《郑开阳杂著》的第一卷所载“万里海防图”,将钓鱼岛、黄毛山、赤屿都列入福建海防图内。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郑若曾等人编纂的《筹海图编》所附福建沿海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台湾问题:穿越冷战的心结
    解读台湾问题的一部力作
    历史教学中“台湾问题”解析
    浅析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上的“千层雪”和“
    浅析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中的
    台湾归来话台湾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
    台湾开始出版《日据下台湾新
    建国后中共关于台湾问题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