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戏曲打击乐概说           
戏曲打击乐概说
quo;开打”,[旦上场]配合演员的上场,[丝边]配合“耍枪花”、“耍刀花”等等。
  
  二、渲染气氛,制造音效
  
  戏曲场次的起承转合、时空的自由转换,不同环境的不同气氛,均由锣鼓通过“锣鼓经”予以渲染体现。例如京剧《三岔口》,没有唱腔,也没有几句道白,主要是演员的武打表演,而打击乐通过“锣鼓经”的演奏,渲染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暗室中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演员的摸扑、翻打、寻觅、碰撞、厮杀等表演动作,以动显静,动静相生,以声造境,声境一体,收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所以有人说:“京剧《三岔口》是武打与‘武场’的完美结合。”此话颇有道理。
  戏曲锣鼓还可以在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与再造,制造出各种舞台音效。例如风声、雨声、水声、雷声、鸟叫声、马蹄声、兵器格斗声、枪声、炮声、更梆声、更鼓声等等。既方便又逼真,可谓写意传神,一举多得。
  
  三、表现情绪,表达情感
  
  戏曲锣鼓通过各种不同的“锣鼓经”的演奏,可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惊、恐、惧、疑、伤、思、羞、痛、苦等各种不同的情绪与情感。例如[乱锤]表现人物的焦急烦躁和心绪紊乱的情绪,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担心司马懿兵临城下时,就先奏[乱锤],表现他的焦急情绪,但紧接着,又奏出[软丝鞭二锣]的“锣鼓经”,以表现他已想出对策、胸有成竹的安定情绪。又如京剧《女起解》中苏三的第一次上场时,幕内一声“苦啊!”在深沉的“锣鼓经”[慢纽丝]低虎音锣的伴奏声中,苏三缓步上场,通过她沉重的步履、呆滞的目光,与“锣鼓经”一起,表现出她凄苦哀怨的思想感情。又如[哭头],常用于人物哭泣时,它实际上是唱腔与“锣鼓经”的结合,即固定的唱法配以固定的锣鼓伴奏,表现人物的悲痛伤感的情感。
  这方面成功的例证还有很多很多,如表现战场格斗的激昂慷慨情绪(如《雁荡山》、《金山寺》、《挑滑车》等)、表现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管乐与打击乐的视听盛宴
    幼师打击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议戏曲打击乐
    论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
    巧用打击乐器创建多彩课堂
    京剧艺术打击乐器的特殊地位
    打击乐器的演奏手法与发音
    简易打击乐器的制作和使用
    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与组
    闪光灯和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