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与现代企业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与现代企业文化建构
o;内涵又并不完全等于“同”,《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反对完全同质,没有任何差异的“和”,“和而不同”成为“和谐”的总体原则。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谐”表现为个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等多层面的统一。首先是个人自身的和谐。首先表现为个人自身的境界追求,儒道思想都重视个人身心的协调,儒家主张以平和、坚韧的心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个体道德修为为基点,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恬淡境界,但亦主张将个人的追求统一到“道”中,将个人与道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其认为的真正和谐社会。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传统儒家思想讲究伦理等级秩序,认为个体按照在社会及宗族、家庭秩序中的位置,克己复礼,服从各种道德规范才能较好的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而道家则追求淡泊名利,回归赤子之心,达到所谓“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真人”境界,从而实现“举世誊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己矣”的境界;再次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儒家强调“信”、“睦”,即人与社会之间必须要以诚信为基础,有信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和睦亦是政通人和的根本要求,应“以善和人”,按照伦理法则追求整个社会风气的和谐;而道家则认为个人及君王的“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治国目的,只要百姓“自化”、“自政”、“自朴”,社会就可达到治国安民的效果。
  二、企业文化和谐指向的重要意义及理论启示
  和谐企业文化指“以和谐思想为核心,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习俗风尚、行为规范、制度机制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形态” [1]。和谐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指导思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论传统扬琴与现代扬琴的演
    浅谈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
    国术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从手机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浅谈基于科学发展的我国保险
    浅析网络传媒对传统图书馆的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及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