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人员管理探析 |
|
|
论文联盟*编辑。 医院财务人员管理探析
围绕新医改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五项制度于2011年1月同步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这五项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预算约束和成本控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政府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财务、运行监督,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透明。本文拟围绕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的亮点,联系财务人员工作实际,简述此次变革对医院财务人员的要求。 强化预算管理 新《医院会计制度》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在一个会计系统中同时容纳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这也就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医院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强调医院救死扶伤的公益性,国家势必将增加对医院的财政补助,这样一来预算管理势必成为政府和医疗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目前,很多医院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观念落后,仅靠个别财务人员,依据上年财务报表,粗略的估计,简单的进行数字调整。预算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忽视了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未做到管理到科、责任到人;未做到按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偏差,保证预算完成;未做到对预算进行考评、分析。一些医院在进行大型设备购置、重大投资决策,甚至考虑银行贷款规模时,主观、盲目,完论文联盟*全不参考财务人员的预测分析,仅凭个别领导的经验做决定。财务科是医院的财务经营管理中心,财务人员应对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在重点保证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如水电气、药品、材料等)、医院发展费(如设备购置,修缮费等),确保医院现金流的情况下,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动态预算、 [1] [2] [3] [4]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简析当前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个论文: 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学术发展与变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