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孙科晚年从美国赴台湾内幕           
孙科晚年从美国赴台湾内幕
台北乘坐专机,飞抵南部晋见蒋介石,拉开了他回台非常之行的序幕。
  蒋介石设午宴款待孙科,席间两人都极力回避过去不愉快的往事和沉重的一页,以免勾起辛酸的回忆。他们坐在一起,只是叙叙家常,不时偶露笑声。午后,孙科乘机返回台北。
  从这天开始,孙科进入了他人生的又一“高峰”期。一直到12月底,孙科是台岛最为忙碌的人物,出镜的频率甚高,不是参加宴会,就是请他讲演、参观、揭幕、剪彩、接见,他应接不暇。也许是多年的守望,也许是似曾相识的感受,75岁高龄的孙科精神抖擞,一一应对。
  孙科没有想到,他再次成了蒋介石手中的一枚棋子,在老蒋面前,他永远只配做一个学无止境的小学生。他成了一位政治戏子,不是在剧院中演出,而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
  时光飞逝,当年的故旧,不少已撒手人寰。上了年纪的人更容易怀旧,孙科当年没能参加逝友的葬礼,如今回台了,不能不去他们的墓上看一看,掬一把土,寄托哀思。孙科相继去了陈诚、于右任的墓致祭,并到公墓吊唁了许世英、吴忠信、蒋梦麟、朱家骅、洪兰友、俞鸿钧、傅秉常、钱新之等老友。其后,他又参加了居正夫妇灵骨安葬礼,祭拜了哥伦比亚老同学胡适博士。触景生情,孙科颇为伤感,叹息岁月无情,人生苦短!
  这时的孙科,就像明星演出一样,马不停蹄地赶场子,忙得不亦乐乎。那一阵,孙科恨不能分身有术,许多单位不得已,只好合在一起恭请他。
  1966年11月12日这一天,是孙科返台一系列活动的高潮。上午,他参加了各界举行的“庆祝国父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下午4时,“国立中山博物院”大厦举行落成典礼,孙科主持“国父”铜像揭幕后致辞:“在南京中山陵的国父白大理石像,是1928年聘请法国名雕塑家塑造的,现在这座铜像模型大小一样,稍微低一点,现在大家对国父都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想,个人谨向国人与铸造国父铜像,筹建博物院的有关人士致谢。”
  12月16日中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在台代表李宗黄、张知本、黄季陆等聚餐,欢迎同为代表的孙科。算一算时间,那已是41年前的事了,如今老友重逢,颇为动情,若不是他们命大,恐怕只能在另一个世界相会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严复晚年政治哲学思想中的反
    马克思晚年哲学创新的思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