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哀矜勿喜”看儒家为民的刑法思想           
从“哀矜勿喜”看儒家为民的刑法思想
  其次。哀矜勿喜是儒家刑法思想体现谦抑价值的源流。刑法谦抑价值(思想)是近代刑法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即限制刑罚权的随意发动的思想。谦抑一词在汉语词典当中是找不到的。考察其来源。可以认为是从日本的舶来品。在日文汉字中谦抑一词的含义“谦卑、谦虚”。对于日本刑法学中“谦抑”一词的渊源,有日本学者认为可能是来源于拉丁语法谚“法不关微事”。谦抑,是指缩减或者压缩,司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的刑罚代替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抗制犯罪。事实上。哀矜勿喜就是提醒司法者对出人人罪,事关人身自由乃至生命攸关的刑罚权的发动要特别关切和谨慎,心怀忧患之心。《汉书·刑法志》记载“孔子曰:‘古之知法者能省刑,本也;今之知法者不失有罪,末也。’又曰:‘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狱者求所以生之。’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大意是说古代的执法者能达到息诉省刑的境界,这才是治道之本;现在的执法者却极力的网罗罪名,这是治道之末。整理:WWW.YbAsk.COM 。
今之决狱的人,追求怎样可以杀掉罪犯:古代的人,追求怎样可以放掉罪犯。可以看出早在2500年前儒家学说就有息诉省刑价值思想,实际上就是刑法谦抑思想。“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即与其可能杀掉无辜,宁肯可能放掉罪人的思想,深得英美法精神,极具现代意义。那么造成孔子所言的古今差别原因是什么呢?“深者获功名,平者多祸患”,原因还是在于执法者形成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刻薄深的可以获得功名,刻薄一般的就要倒霉了。这不得不使儒家圣贤们呼吁,不要因判案有功而高兴,哀矜勿喜!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司法者达到听讼无讼的境界的时候,必是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时候。
  最后,哀矜勿喜是儒家为民刑法思想对执法者善良根性的要求。被誉为儒学亚圣的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仁爱始于怜悯善良之心,这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任何一个执法者都应当具备的人格品质。论语中有一个典故,是说孔子的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量”到“质”:现代特大
    从“皇家戏院”看英国文化遗
    从“自然的人化”浅谈李泽厚
    从“邓小平南巡20周年”看两
    从“虚实相生”浅谈新版电视
    从“网易新闻”看中国网络新
    从“近亲属出庭作证豁免”说
    从“历史的报刊”到“报刊的
    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观念看
    从“黛玉之死”谈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