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兰西格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兰西格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保障的平均比率是10.2%,低于经济区平均水平的有兰州市辖区、西宁市辖区、凉州区、互助县、会宁县、榆中县;经济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比率是11.3%,其中兰州市辖区、民和县、化隆县等33个市、区、县低于经济区平均水平。
  2009年,经济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平均比率为90.6%,会宁县、德令哈市、临夏市等21个市、区、县低于经济区平均水平。
  三、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般认为,人均GDP(AGDP)、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ACZS)、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NMC)、财政自给率(CZL)、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ACZZ)和城镇化率(CZHL)等因素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DF),根据经济区各市(区、县)的数据,利用Eviews5.0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因海晏县和格尔木市的特殊性,故在此分析不包括这两个县(市),结果见表3。

  从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财政自给率、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城镇化率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73.6%、66.5%、77.0%、63.6%、23.7%和88.2%,也就是说除了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外,其余因素均与基本公共服务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因素内部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解释存在重复性。来源:Www.Ybask.Com 。

  为了消除多元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多重贡献性,通过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经济区内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可能的原因:第一,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高于农村,即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很大。差距大是因为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从而延缓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进程;各级财政资源配置的重心仍在城市。2007年青海省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占全省63%的农牧民只享受了20%的卫生资源。第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公共财政,而是农民自己。其实这两个因素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即财政投入的重心仍在城市,农村只能靠农民自己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第三,人均G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与“葛兰西
    精益六西格玛在事业单位财务
    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小企业应用
    六西格玛战略“瘦身”全程业
    黑带蓝带下冒出绿带 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管理战略与中国企业
    企业人治表现 六西格玛管理中
    黑带蓝带下冒出绿带 六西格玛